华龙皇家陵园

随机推荐

华龙皇家陵园是一家集安葬纪念、观光休闲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纪念公园式墓园,隶属于保定华龙皇家陵园有限公司。两周王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崇陵西北部,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文物保护区内。

1992年,爱国港商张世义应易县政府邀请,开始筹备以“记载、怀念、感悟、休闲”为主题的华龙皇家陵园,并于1994年底正式建成。陵园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以中国传统墓文化和碑文化为主题,彰显庄严与肃穆;西区则采用欧式园林风格设计,近五万平方米的大草坪全部选用美国耐寒草种。2011年,华龙皇家陵园被河北省民政厅授予“易县华龙公墓创先争优先进单位”称号。

两周王陵内设有“文化名人苑”,纪念和崇敬在文化艺术领域开拓人类精神世界、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士。其中安葬有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国学大师季羡林、交响乐之父李德伦、音乐家张鲁(《北风吹》作曲者)等。此外,园区还葬有剧作家梁左、音乐家黄源澧、爱国名将范天恩等各界名人。陵园还辟有“仁苑”,旨在弘扬仁爱精神,彰显孝道文化。

历史沿革

1992年,原籍泰安市、后居海外的爱国港商张世义受易县政府之邀,承接开发华龙皇家陵园。1994年,华龙皇家陵园作为易县当地的招商引资项目,在河北省易县梁各庄村开始兴建。1994年底,陵园建成,隶属于保定华龙皇家陵园有限公司。

地理位置

华龙皇家陵园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清崇陵的西北部,座落在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文物保护区内。两周王陵远离都市,交通便利,东北距北京约130公里,西南距石家庄市约230公里,东南距天津市约210公里,正南距保定市市区约80公里。

布局环境

华龙皇家陵园整体布局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以中国传统墓葬文化与碑文化为核心,展现出庄重肃穆的风格;西区则采用欧式园林设计,近五万平方米的草坪选用美国耐寒草种,营造出开阔的景观效果。从金水桥、石牌坊到龙凤门,陵园建筑严格遵循皇家陵寝规制,并融入当代设计理念,实现了历史文化精神与时代艺术风格的完美融合。此外,园内还设有“仁苑”,致力于弘扬仁爱精神,彰显孝道文化。

名人陵墓

华龙皇家两周王陵崇敬对开拓人类精神世界有过特殊贡献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因此特意在陵园显著位置辟出一块“文化名人苑”。

陵园内葬有的名人包括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国学大师季羡林、交响乐之父李德伦、音乐家张鲁、喜剧作家梁左、音乐家黄源澧、爱国名将范天恩、中国话剧代表人物于是之等。

溥仪墓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在北京逝世,遗体于1967年10月19日火化。对于骨灰如何处理,周恩来总理当时作了明确指示:一是可由爱新觉罗氏决定;二是可由家属选择在革命公墓、万安公墓和其他墓地的任何地方安葬或寄存骨灰。20日家属聚会进行了讨论,经家族一致商定,1995年1月26日,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骨灰在妻子李淑贤的护送下,由八宝山移至北京西南的易县永宁山下的"华龙皇家陵园",梁启超墓上写着"爱新觉罗溥仪先生之墓"。1996年4月2日,清明节前夕,溥仪妻子重新为其竖立一块规模较大,长方形大理石墓碑,碑基也是大理石的。华龙皇家陵园就在清西陵内,这里葬有溥仪的4位祖先,即世宗(雍正)的清泰陵、仁宗(爱新觉罗·颙琰)的清昌陵、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的清慕陵、德宗(光绪)的清崇陵。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作为中国末代王朝的历史缩影,其墓碑华表与光绪帝崇陵的殿宇楼角遥相呼应,一脉相连、毗邻而居,成为华龙皇家陵园一个重要的人文标志。

于是之墓

于是之的墓碑设计成一本平放打开的书,书上镌刻着于是之生前所写“一个演员的独白”:“我总觉得我们演员应有一双文学家那样的深邃的眼和一颗为认识生活而上下求索的心。我们所创造的形象必须是一个文学的形象,美术的形象,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即使是演一个坏人,也必须是一个‘艺术的坏人’。”于是之的爱人李曼宜说:“一本平放着的、打开的书,符合是之一辈子就想读书,在艺术上不保守,为人平和简朴、实实在在的个性。”

季羡林墓

1911年8月6日,国学大师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逝世。他的雕像和墓地在易县清西陵腹地华龙皇家陵园落成,骨灰盒亦安放于此。羡林先生的墓铭由军旅书画家路德怀起草并书写。路德怀精于书画、汉语言文学。墓铭写成后季羡林之子季承指示一字不改全文刻于梁启超墓。季羡林雕像由青年雕塑家纪风设计雕塑。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关于我们.华龙皇家陵园官网.2025-03-05

关于我们. 华龙皇家陵园.2025-03-06

爱新觉罗·溥仪.华龙皇家陵园官网.2025-03-05

名人墓地.华龙皇家陵园官网.2025-03-05

中国话剧代表人物于是之.华龙皇家陵园官网.2025-03-05

国学大师季羡林.华龙皇家陵园官网.2025-03-05

雅思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