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建才,男,汉族,1977年生于临沂市。经济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不平等问题。
人物经历
师从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现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教授(2012年聘任)、博士生导师(2014年增列)。他在山东大学化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2000年),后在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接受硕博连续培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并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完成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2008年)。
学术成果
在Labour Economics、Economics Letters、China Economic Review、Journal of Economics、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B.E. Journal of Economic Analysis & Policy、Economic Modelling、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曼彻斯特 School、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和Australian Economic Papers等外文学术期刊发表经济类论文40余篇(其中SSCI收录论文41篇,南京大学商学院确定的国际II区期刊论文8篇、国际III区期刊论文13篇)。在《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和《中国工业经济》等中文学术期刊发表经济类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64篇,《经济研究》5篇)。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观察报》、《上海证券报》、《中国经济时报》、《国际金融报》和《经济学家茶座》等中文报刊发表经济类文章150余篇。有17篇次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1项(资助编号:20070420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项目批准号:12YJCZH165),主持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项目批准号:16BJY080)。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经济学家》《南方经济》《南大商学评论》、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Interdisciplinary Description of Complex Systems和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repreneurship等10余家国内外学术期刊匿名审稿人。2016年起,皮建才教授担任CSSCI来源集刊《南大商学评论》的执行主编。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组织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组织经济学研究和微观经济学研究。
获得荣誉
皮建才教授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他曾多次获得荣誉和奖项。2009年度入选南京大学商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和南京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0年入选南京大学第四批“青年骨干教师”;2012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018年入选江苏省第五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中青年领军人才)。他还获得了包括南京大学商学院“科研新星奖”(2010年)、南京大学杜厦奖教金(2010年)、第八届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2年)、南京大学“青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14年)、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4年)、南京大学商学院本科教学奖三等奖(2015年)、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2015年)、Emerald卓越引文奖(2015年)、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16年)、Elsevier–China Economic Review杰出审稿人(2017年)和Elsevier–Economic Modelling杰出审稿人(2017年)等多项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