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光明

陈光明,1978年12月出生于孝感市,博士,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兴华青年学者”。2000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学士并被保送在该校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于2003年获结构工程方向硕士学位。2010年11月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土木及结构工程方向,师从滕锦光院士与陈建飞教授)。2011~2018年在广东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百人计划”特聘副教授、教授。2018年11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任教授、“兴华青年学者”。

人物经历

2010年,陈光明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16年,他当选国际土木工程FRP学会(IIFC)理事。2018年,他担任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理事。2023年7月15日,他在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7号楼7220(二楼小会议室)主持了题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型结构微小位移监测方法》的报告。8月12日,他到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交流研讨,并为全院师生做了主题为“基于FRP-混凝土-钢双壁空心构件的高性能桥梁构:研究及工程应用”的学术报告。

研究方向

陈光明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FRP)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包括在结构加固与新建结构中应用);

(2)FRP-混凝土钢新型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3)再生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高效应用;

(4)FRP-海水海砂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精细有限元分析。

学术任职

陈光明担任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担任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 期刊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编委。兼任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Materials及Advances in Polymer Technology客座编辑(Guest Associate Editor or Guest Editor )。任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如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SCE;Engineering Structures; Thin-Walled Structures, Composite Structure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审稿人。曾担任首届FRP-海水海砂结构(FRP/SSC Structures)国际学术交流会组委会共同主席(Co-Chair);第八届土木工程FRP国际会议(CICE2016)组委会成员;第六届亚太地区FRP结构工程应用结构国际会议(APFIS2017)组委会成员;第一届建设工程FRP国际青年学者会议(ISERCI2017)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第九届土木工程FRP国际大会(CICE2018)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第十届土木工程FRP国际大会(CICE2021)国际学术委员会成员;第一届全国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成员(2018年召开),第二届土木工程新材料及新型结构学术会议(ESMS2020)组委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成员(拟2020年召开)。

任务贡献

学术成果

陈光明近年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51108097)、面上项目3项(51378130、51678161,51978281),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S2013010013293),主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1项(Yq2013056)。此外,作为重要骨干参与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课题(2012CB026201)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11372076)。作为编写组主要成员参与编写3部规范或规程,包括:中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规范》(修订版)、《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修复钢结构技术规程》《碳纤维复材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关于FRP抗剪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有关研究成果被中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工程应用技术规范》(修订版)采纳。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40余篇,H-index=20(谷歌 scholar), 17 (Web of Science)。申请并获授权专利近17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特邀学术报告,在国际学术会议做大会报告2次。

教育成果

陈光明先后指导硕士生20余人(其中16人已毕业)、博士生5人(其中3为协助滕锦光院士指导香港理工大学博士生,均已毕业)。先后主讲本科生课程《结构概念设计》《理论力学I》(土木卓越全英班)、研究生课程《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曾指导大学本科生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挑战杯”校赛特等奖、省赛一等奖。所指导研究生多次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获奖荣誉

陈光明2013年入选首批“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2014年开始成为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函评专家。2015年入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FRP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理事。2016年12月当选国际土木工程FRP学会(IIFC)理事(为中国内地6名理事之一)。2017年获“建设工程复材及结构杰出青年学者”奖(该奖励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FRP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颁发,每2年评选颁发给1位在“建设工程复材及结构领域”取得杰出学术成果的华人青年学者)。2018年当选中国建筑学会结构分会理事。2022年1月,陈光明主要完成的低碳环保高性能橡胶再生混凝土本构理论研究入选2021 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拟奖项目,二等奖

参考资料

陈光明.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024-08-06

关于举办清华大学张熠副教授学术讲座的通知.华南理工大学.2024-08-06

华南理工大学陈光明教授应邀来我院做学术报告.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24-08-0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