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巫宜禊

巫宜禊

巫宜禊,出生于1790年,字学修,别称兰亭,号雨池,生于福建永定大溪乡。他是清代时期的官员,曾任多个职务,包括浙江省御史山西省道御史、上海兵备道等。他在任上海市兵备道期间,积极参与了抵御外敌的工作。他的妻子被封为恭人。

人物经历

巫宜禊出生于1790年的福建永定大溪乡,是巫宜福的弟弟。他曾在爱新觉罗·颙琰二十二年(1817年)通过吴其濬榜考取第一百五十四名,殿试二甲,之后被选为庶吉士,并授予礼部主事一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还担任过浙江御史、山西道御史以及上海兵备道等多个职位。在上海兵备道任职期间,他曾积极招募水勇,帮助林则徐抵抗外来侵略者。由于他的贡献,他获得了覃恩加四级的荣誉,并晋升为中宪大夫。他的妻子胡姓也被封为恭人。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1841年)十月,巫宜禊被任命为苏松太道。第二年五月,随着英国军队占领宝山吴淞并逼近上海市,他被迫从上海县城撤至松江区。不久后,英国军队占据了上海县城,并提出了中国支付赎金才能让英国军队撤离的要求。同年六月,巫宜禊应英国方面邀请,与上海知县秋家丞一起登上英国船只进行谈判。在谈判中,英国方面提出了多项不合理的要求,包括恢复征收商税、催促缴纳赎城费用、不得禁止救济、不得禁止捕鱼进入海关、不得堵塞河道以及迅速购买食物等,这些要求均未得到同意。后来,中英双方签订了《南京条约》,并在九月份就赎回上海市县城的费用、上海开放贸易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完成相关工作后,巫宜禊离开了这个职位。

参考资料

岩城话廉•闽西清廉故事辑丨巫宜福:才高正直 佳话千秋.搜狐网.2024-08-17

汪毅夫:巫宜福在台湾的传说.中国网.2024-08-17

《顶天立地平阳巫》姓氏纪录片拍摄 第(5)站——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搜狐网.2024-08-17

《南京条约》 .中国大百科全書 .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