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吴景馨

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个人经历

宏音斋遵循传统的拜师学艺的规矩,进行口传心授传艺,吴景馨从1997年开始收徒,至今己收徒三十余名,都已成为宏音斋的骨干力量。

吴景馨自幼与父亲吴仲孚(制作大师)学艺,在家庭的熏陶下,自小学会了乐器演奏并帮父亲制作乐器,八十年代初,父亲吴仲孚从北京民族乐器厂退休,宏音斋技艺面临濒危。中国的艺术大师们,离不开吴仲孚先生,强烈的邀请他再度出山。为了中国的民族音乐事业,为宏音斋制作技艺后继有人,吴仲孚先生把希望寄托在小女吴景馨的身上,为完成父亲的心愿,吴景馨辞去国营公司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宏音斋制作技艺传承的事业中。在父亲严格教导下,给演奏大师们制作乐器,在中国演奏大师们,对乐器精准度要求非常柯坷的条件下,迅速成长起来,并主持了宏音斋全部工作。1996年父亲吴仲孚先生去世,吴景馨成为宏音斋掌门人、任宏音斋总经理。由于她与制作大师父亲学艺,又给中国的演奏大师们制作高水准乐器,从小生活在大师要求的环境之中成长,所以技术非常高潮而全面。

荣誉成就

2010年吴景馨在昌平区创建了“黄钟乐府”,内设典藏馆、传习馆、教学馆并组建了小乐团。“典藏馆”展出宏音斋技艺成果乐器,展示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历史,展馆全日免费对公众开放,供游人参观学习,供专家学者考察;“传习馆”由吴氏传人免费向公众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小乐团演奏员手持宏音斋吴氏乐器免费演出,展示“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成果。

成功举办了“吴氏管乐杯”全国大赛,并捐助海淀民族小学成立了以吴景馨名字命名的“馨星乐团”,创办了由教育局授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学校”。

吴景馨先后研制成功了一批新型的管乐器产品。有捆绑式低音唢呐(解决了低音唢呐过长演奏不方便的问题)、高音加键唢呐(填补了中国没有加键高音唢呐的空白)、一指四音笙(顾名思义,按下一指可发四个音的笙)等多件新型乐器。

抢救复活了广西壮族乐器啵咧,蒙古乐器毛敦潮尔、毕力、胡笳云南省乐器吐良、马布、俄比,海南黎族乐器口弓、牛角喽、灼吧、传统鼻箫、灼、椰呜、哔哒、唎咧、哔哒、椰喽蛙锣等多种少数民族乐器。吴景馨复活的广西壮族啵咧由冯小泉演奏走遍世界舞台,征服了世界观众,她为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