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联魁塔

联魁塔

联魁塔,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贤明山顶,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是一座距今390年的高塔。塔身全部用大青石砌成,六面九层,底层每面阔2.63米,东西两面各有一门,第二层至第九层,每层对开两窗。塔顶作双覆盆子,上加塔刹作四相轮葫芦顶。全塔统高23米,基础坚实,外观宏伟,是古塔建筑中石塔营造法式的代表作。联魁塔又名联奎塔、贤明塔,与原县城南门亨通门(又名嘉会门)遥遥相对。塔内原石阶已毁。联魁塔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正文

底层每面阔2·63米,东西两面各有一门。第二层至第九层,每层对开两窗;塔顶作双覆盆,上加塔刹作四相轮葫芦顶。全塔统高23米,基础坚实,外观宏伟,是古塔建筑中石塔营造法式的代表作。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联魁塔又名贤明塔、联奎塔,曾于清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年),在知县武新安的主持下重修。武新安《重修贤明山联奎塔记》叙其始末,说他初见此塔,“见危石岩岩欲坠,不得上,即心欲新之。”到壬午岁,筑学山精舍,延师课多士馆,开门见山而塔之与接。“日家谓塔居离宫有文明象焉,宜新之;形家谓塔如卓笔横扫千军锋须锐焉,宜新之;望气者又谓为国培才必先培其钟灵秀者,宜新之。”武氏虽不信日家之流,但作为地方官的责任,“塔虽而未废,张而相之可也”,于是“材鸠工,谋所以治之”,是役得到乡绅百姓的大力支持,于爱新觉罗·旻宁壬午年(1822年)六月动工,“阅月告成”。塔修耸一新后,武氏“抉藓读塔中石,始知塔名‘联奎’”,奎星经文纬武,知前贤立是塔意深且远,乃“祝此邦之人文蔚起,炳炳琅琅,联珠联袂,干青云直上者”,又“拾级而登,为左右望,见环登皆山,环山见蓬蓬佳气”,想到新城的年轻俊秀们刻苦攻读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然后“法雁塔故事”,在此塔内“勒名青玉”,忍不住仰天大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