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张齐

张齐(457-523年) ,字子响,冯翊郡人。南齐梁间大臣,著名将领。据说并不识字。

世居横桑,少有胆气。跟随荆州市司马,为中兵参军,手刃萧宝卷萧宝卷。萧衍萧衍受禅,拜宁朔将军、历阳太守,封安昌县侯。治郡有清政,吏治清明节,累迁南梁州刺史。普通四年(523年)卒,时年六十七。追赠散骑常侍、右卫将军,谥号为壮。

跟随张稷

张齐,字子响,冯郡人。世居横桑,或云横桑人也,少有胆气。初事荆府司马垣历生。垣历生酗酒,遇下严酷,不甚礼之。垣历生罢官归家,吴郡张稷为荆州司马,张齐复从之,张稷甚相知重,以为心腹,虽家居细事,皆以任焉。张齐尽心事张稷,无所辞惮,随张稷归京师。张稷为南州刺史,又擢为府中兵参军,始委以军旅。

永元中,义师起,东昏侯征张稷归京,都督宫城诸军事,居尚书省。义兵至,外围渐急,张齐日造王珍国,阴与定计。计定,夜假葬王珍国,就张稷造膝,张齐自执烛以成谋。明旦,与张稷、王珍国即萧宝卷于内殿,张齐手刃焉。

出仕南梁

萧衍萧衍受禅,封安昌县侯,邑五百户,仍为宁朔将军、历阳太守。张齐手不知书,目不识字,而在郡有清政,吏事甚修。

天监二年,还为虎贲中郎将。未拜,迁天门郡太守,宁朔将军如故。四年,北魏大将王足寇巴蜀,高祖萧衍以张齐为辅国将军救蜀。未至,王足退走,张齐进戍南安县。七年秋,使张齐置大剑、寒冢二戍,军还益州。其年,迁武旅将军、巴西太守,寻加征远将军。十年,郡人姚景和聚合蛮蜒,抄断江路,攻破金井。张齐讨姚景和于平昌县,破之。

初,汉中市没于北魏,乃于益州西置南梁州。州镇草创,皆仰益州取足。张齐上夷獠义租,得米二十万。又立台传,兴冶铸,以应赡南梁。

十一年,进假节、督益州外水诸军。十二年,北魏傅竖眼寇南安,张齐率众距之,竖眼退走。十四年,迁信武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是岁,葭萌人任令宗因众之患北魏也,杀北魏晋寿太守申坦,以城归款。益州刺史鄱阳王(萧范)遣张齐帅众三万,督南梁州长史席宗范诸军迎任令宗。十五年,北魏东益州刺史元法僧遣子景隆来拒齐师,南安太守皇甫谌及宗范逆击之,大破魏军于葭萌,屠十余城,魏将丘突、王穆等皆降。而魏更增傅竖眼兵,复来拒战,齐兵少不利,军引还,于是昭化县复没于魏。

张齐在益州累年,讨击蛮獠,身无宁岁。其居军中,能身亲劳辱,与士卒同其勤苦。自画顿舍城垒,皆委曲得其便,调给衣粮资用,人人无所困乏。既为物情所附,蛮獠亦不敢犯,是以威名行于庸、蜀。巴西郡益州之半,又当东道冲要,刺史经过,军府远涉,多所穷匮。张齐沿路聚粮食,种蔬菜,行者皆取给焉。其能济办,多此类也。

十七年,迁使持节、都督南梁州诸军事、智武将军、南梁州刺史。普通四年(523年),迁信武将军、征西鄱阳县王建、新兴、永宁二郡太守。未发而卒,时年六十七。追赠散骑常侍、右卫将军。钱十万,布百匹,谥曰壮。

参考资料

南史 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六.国学原典.2015-10-26

梁书 卷十七 列传第十一.国学经典.2015-10-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