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顾水深

顾水深(1916~1978)越剧资深鼓师。浙江省上虞梁湖古李巷人。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为戚雅仙毕春芳司鼓,并与贺孝忠(主胡)长期共事、密切合作,形成了“合作(越剧团)风格”。

生平简介

幼入私塾5年,学习道教音乐,吹打弹唱件件皆能。尤其对绍剧

和调腔方面的打击乐,颇有研究,技法也很流畅。

1940年进入上海市,在太乙道院担任吹打道士。

1942年之后,转事越剧司鼓工作。

40年代中期,为越剧演员施银花打鼓,曾在《方玉娘祭塔》一剧中,伴奏紧跟唱腔,锣鼓紧跟表演,在社会上和同行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950年,加入合作越剧团乐队,为戚雅仙毕春芳司鼓,并与贺孝忠(主胡)长期共事、密切合作。

1972年剧团解散转业。

艺术成就

在合作越剧团,经过近20年的艺术实践,在“中板散唱”、“嚣板主胡领奏法”,以及[流水]、[二凡]、[三凡]特定的长短过门(包托京、绍、调腔锣鼓的改革、运用)等诸方面板式的建设、发展、创新作出了贡献,并使形成“合作(越剧团)风格”,为越剧爱好者和同行们所公认。

其司鼓功底扎实,左手击出的音色厚实而清雅,右手单的发音丰满而柔和。落点准,板性稳,朴实无华。无论文戏和武场,伴唱与配音,其板扦配合、双扦滚打,都无淹腔盖音、震耳欲聋之感,敲得既“糯”又有激情。而且自始至终地把“自我”置于统一的艺术整体之中,无个人表现之意。如文化大革命前灌的《婚姻曲》、《楼台会》、《血手印》、《玉堂春》、《林冲》等唱片和电台录音,均有此等风格。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