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蒋艮

蒋艮(1851-1910),字仲仁,号后山,出生于中国河南省商城县伏山乡。他被誉为“神童”,12岁时便能创作“大字”习帖,擅长诗歌和文学。蒋艮在选拔人才方面非常严格,他主张论才取士。在他的一生中,他曾在家乡居住十余年,即使身染重病,也坚持前往开封市主讲大梁书院5年。1910年正月十八日,蒋艮因病去世,葬于苏仙石乡看旗山南麓。

简介

12岁即能作"擘书"(大字)习帖,攻诗文词,写作甚美。同治十二年(1873年)乡试中举。光绪六年(1880年)为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年(1884年)入直上书房,为皇族子弟爱新觉罗·溥伦爱新觉罗·溥侗之师。钦赐纱制宫灯一对,上镶"圣旨"书"上书房行走蒋艮大人",历任武英殿协修、修,国史馆协修教习。管镶白旗、正白旗官学,任内,每年节约千余金归库。蒋艮为京官时,正值慈禧听政,太监李莲英擅权,他曾上疏千余言劾李,语甚切直,权臣作梗,留中不报。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生父醇亲王重病,慈禧不允光绪探病。艮以人子之义上书慈禧和光绪帝,伏请亲省,称说:"皇太后皇上以孝治天下,必使天下之为人后者,先爱其本生父母而后推其爱。"又疏劾河督成孚,误工殃民,致河决郑州,并请筹款赈灾。清朝采其议,列京察一等。光绪十五年(1889年),蒋艮任山东省乡试副考官。他慎去取,严决择,论才取土,至揭晓,闻父死奔丧,在家乡居住十余年,虽渐染重病,但仍前往开封市主讲大梁书院5年。

事迹

蒋艮疾邪怜贫,力主教育,修祠墓,纂宗谱,还以堪舆为趣。一同窗好友求其为子点秀才,未能如愿。便生气的说:"仲仁不仁,后山不厚。"蒋艮闻知挥笔作诗"鹤云霄中星斗寒,读书容易做官难,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耕二读振中原。"蒋艮用历年薪俸节余银两,买田200石置"义庄",作为教育基金。创办了育婴堂、劝学所、商城高等小学堂(实验小学前身),被推为学堂第一任校董和商城教育总董。他精工书法,有晋唐之风,名噪豫南。闲暇则书写对联条幅,送故旧和贫穷人家。受者有的变卖以度年关,有的珍藏至今。晚年居里,街巷逢遇卖柴、担粪等旧识,便与他们倾谈,谦和下处。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十八日病逝。葬苏仙石乡看旗山南麓。?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