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秦红岭

秦红岭,女,1966年9月生,四川省马尔康市县人,汉族。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教学名师,北京市优秀教师,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大代表,学与美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导师。

人物履历

目前主要从事伦理学、美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伦理、城市规划伦理、空间环境美学、建筑与城市文化。主讲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建筑与伦理》。

2008年获选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市级人文社科基地“北京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人学学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民族伦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伦理学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理事、《华中建筑》杂志社编委。

近年来,出版个人专著《建筑的伦理意蕴---建筑伦理学引论》、《城市规划:一种伦理学批判》、《她建筑---性别视角下的建筑文化》;译著《城市伦理---当代城市设计》;主编《城默:北京名人故居的人文发现》,主编《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专辑类丛书,已出版三辑。先后在《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城市规划》、《城市问题》、《伦理学研究》、《新建筑》、《华中建筑》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工作,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的主要项目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城市规划中的伦理问题研究》、北京市教委人文科学概论面上项目《建筑伦理研究》以及北京市特色资源库项目《古都北京的文化历程》和《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遗存》。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主要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建筑伦理的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以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与北京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城市规划的人文维度与北京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

担任职务

北京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市第十五届、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

获奖情况

2007年12月:论文《建筑艺术审美的伦理意义》获第六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二等奖

2008年12月:专著《建筑的伦理意蕴---建筑伦理学引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获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8年12月:论文《认知式德育与信仰式德育的失衡》获第五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奖及2002至2007年度北京高校优秀德育研究成果一等奖

2008年12月:获“第二届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2011年1月:论文《环境伦理观:一种重要的城市规划价值观》获第十届重庆市期刊好作品评选二等奖

参考资料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774名,按姓名笔划排列).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01-29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名单 (19名).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01-29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