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博深高速公路

博罗—深圳高速公路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条连接惠州市深圳市的高速公路,为中国高速公路武汉—深圳高速公路南端组成部分。

博深高速公路于2009年6月29日动工建设,于2013年1月31日竣工运营。

博深高速公路北起博罗县、南至深圳市龙岗区,线路全长63.2千米,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2021年1月21日,凤岗收费站改扩建工程通车。

建设历程

2006年1月12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珠三角外环高速公路肇庆至花都段、深圳至博罗高速公路、阳江港至阳春高速公路、梅州市至漳州高速公路粤境段4个项目即日起捆绑面向中国国内实行公开招标。

2007年,博深高速公路项目进入准备阶段。

2009年6月29日,博深高速公路开工建设。

2013年1月31日,博深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2014年1月17日,博深高速公路完成验收。

博深高速公路原为仁化-深圳高速公路组成部分,原编号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S27;随着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线路编号重新调整,博深高速公路随仁深高速公路一同纳入武汉—深圳高速公路,编号改为国家高速G0422  。

2021年1月21日,凤岗收费站改扩建工程通车。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博深高速公路呈南北走向,北起博罗县罗阳街道与义和街道交界处,跨过东江、潼湖,穿越银瓶山,南门山,南至龙岗区横岗街道,途经仲恺,惠阳区和东莞市,通过盐田—排榜高速公路与长春—深圳高速公路股份共线,向南至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全线为武汉—深圳高速公路南端组成部分。

线路互通

线路参数

博深高速公路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线路全长63.2千米,路基宽度33.5米,隧道纵坡2%,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

配套设施

服务设施

博深高速公路在沥林北收费站与沥林西立交桥之间设有谢岗服务区,提供休息、加油、餐饮等服务。

辅助设施

● 慢行通道

博深高速公路东江特大桥两边设有人行过道,供行人或非机动车使用,桥边装有绿色防护网。

● 监控系统

博深高速公路设有综合管理中心,其监控系统包括收费监控、道路监控和隧道监控三部分。

● 照明路灯

博深高速公路隧道两侧装有两排LED照明灯,墙壁上还有小灯,提示消防栓和安全出口位置。

● 绿化植被

博深高速公路沿线隧道口、管理等地植树约400多棵,种植防炫树种,并安装生态声屏障。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博深高速公路按广东省双向六车道收费标准计价过路费,费率0.6元/车次·千米。一类车全程通行费37元。

通行事项

博深高速公路小型客车在博罗县境内限速120千米/小时,跨江桥梁和穿山隧道段限速80~100千米/小时。

交通流量

2019年2月9日,博深高速公路南下车流量达4.58万辆次。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博深高速公路建设期间解决三大技术难题,一是作为粤省标准化和标杆管理高速公路,全面提升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水平,成为交通运输部蓝本,二是针对沿线经过水环境敏感区较多问题,实施敏感水体保护实体示范工程,解决在环境敏感区施工的环保难题,三是攻克特长公路隧道独头掘进施工通风,浅埋软弱围岩大跨度扁平隧道独头掘进快速施工,短距离连续特长隧道通风窜流,自然保护区地下水限量排放环保型控制等作用难题。与相互大致平行但绕山而过的惠州—深圳高速公路不同,博深高速公路直穿山岭重丘,且沿途水库集群,极大增加工程风险和建设难度。

重点工程

科研成果

2012年,《广东博深高速公路隧道修建技术》正式出版。

荣誉表彰

2012年,博深高速公路水涧山隧道项目获中铁杯国家优质工程奖奖和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

2013年,博深高速公路项目获中国公路水运建设“平安工程”。

价值意义

功能定位

博深高速公路是中国高速公路网组成部分,也是直通湖北、湖南省广东省三省的武汉—深圳高速公路最南端的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能缓解G4广深段、宁波-东莞高速公路虎岗段和长深高速公路惠盐段交通压力,为周边多条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高速公路起到分流作用,方便去往香港、粤东北、江西等地区。(《南方日报》评)

社会评价

博深高速公路为促进珠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对推动惠州、深圳市、东莞三市经济一体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深莞惠三地的路网结构、完善广东高速公路网布局,初步实现博罗县和深圳两地无缝对接,加快博罗在旅游、文化、商贸物流等方面的交流发展。(《南方日报》评)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