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托卢布科

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托卢布科

弗拉基米尔·费多罗维奇·托卢布科(Vladimir Fedorovich Tolubko,1914-1989)苏联军事家,炮兵主帅(1983),镰刀锤子奖章(1976)。战后长时间担任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司令。

人生经历

1932年加入苏联红军。战前毕业于乌里扬诺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和工农机械化和摩托化学院,战后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入伍前在市里为共青团督导员,1937-1938在基辅军区任坦克排长和侦察排长在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8月起先后在列宁格勒方面军和加里宁方面军任坦克第21师作战科科长、参谋长、坦克104旅参谋长、旅长。1943年3月英勇负伤,到后方任机械化和摩托化学院教授。1944年2月复出,担任乌克兰第3方面军近卫机械化第4军作战处处长至战争结束,参加了该军在雅西-基什尼奥夫、贝尔格莱德、布达佩斯等重大战役作战的计划和实施工作,表现了高超的军事组织才能和勇敢精神,深得上级信任。

托卢布科战后初期并没有身居高位,只是于1945-1948先后任机械化旅旅长、机械化团团长、军区司令部处长、机械化师参谋长等职,善于把苏德战争中获得的经验运用于部队的教育训练。1951年3月起任机械化师师长。1953年5月起任军团参谋长、第一副司令。1956-1957任苏联红军驻德集群总司令助理兼军训部部长。1957-1960任军团司令。 1960年3月自告奋勇加入火箭部队,开始了辉煌灿烂的生涯,起任战略火箭军第一副司令,与米特罗凡·涅杰林共同战斗和工作。在涅杰林于当年10月因火箭爆炸殉职后,作为第一副司令的托卢布科继续辅佐新任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司令基里尔·莫斯卡连科,使炮兵专家莫斯卡连科能够迅速进入角色,领会并熟练掌握了火箭军总司令的工作。

1968突然被特派至远东军区任司令,意图对中国进行先发制人的火箭核攻击,但苏联内部在米哈伊尔·苏斯洛夫阿列克谢·柯西金等和平主义者努力下没能打起来。1972年4月,担任战略火箭军司令九年之久的苏联元帅尼古拉·克雷洛夫 逝世了,资历甚高的托卢布科终于得以被扶正,在时任苏联国防部总监察长莫斯卡连科的举荐下,开始长期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兼战略火箭军总司令这一崇高职位。在此任上,在改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和各级司令部的战斗、战役训练,保障火箭军常备不懈和发展火箭技术装备方面,做有重大贡献。 1976年当选中央委员,1970年起为最高苏维埃代表。苏联第8-11届最高苏维埃代表。1989年在苏联解体前夕病死。

个人作品

《从维丁到贝尔格莱德(苏军坦克兵参加贝尔格莱德战役作战历史回忆录)》莫斯科1968版,《在南翼(近卫机械化第4军的战斗历程)》莫斯科1973版,《火箭军》莫斯科1977年版, 《第一任战略火箭军总司令涅杰林》莫斯科1977版。

个人荣誉

列宁勋章3枚,红旗勋章4枚,二级波格丹。博赫丹·赫梅尔尼茨基勋章1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1枚、红星勋章一枚,三级“在苏联武装力量中为祖国服务勋章”勋章1枚,奖章及外国勋章多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