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抗洪救灾

抗洪,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指抗御洪水灾害。救灾,国家和社会为防止和挽救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害所进行的斗争活动。广义包括防灾、抗灾、救灾;狭义主要指灾害发生后的抢救、补救、救助。

词语

【准备】迅速启动抗洪救灾预案,落实各项抗洪救灾措施。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实施方法】

一、领导到位。

二、措施到位。

1.启动防洪紧急预案。面对险情,县、镇各级政府立即启动防洪紧急预案,广大干部职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尽最大努力保护群众的生命。

2.及时安全转移群众命财产安全。

3.指挥得当、果断决策。

三、物资到位。

【后续工作】

一、认真核实灾情。

二、认真解决受灾群众当前生活问题。

三、认真做好重建家园工作。

四、认真做好募捐工作。

五、认真加强对救灾款物的使用管理。

六、认真做好灾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工作。

精神

气壮山河的抗灾壮举,体现出感天动地的精神力量。最可宝贵的是,形成了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

以人为本、为民负责,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积极践行的宗旨理念;

不畏艰险、敢于胜利,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展现的可贵品质;

忠诚履职、勇于担当,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自觉肩负的责任使命;

群策群力、同舟共济,这是我们在抗洪救灾中能够形成强大合力的关键所在。

这一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既是我们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