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文是傣族使用的文字,由古印度婆罗米字母演变而来的拼音文字。与泰文、缅文、高棉语和老挝文同属一个体系。字序自左而右,行序自上而下。
傣文各地不尽相同,分傣那文(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傣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绷文(瑞丽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南掌等地)和金平傣文、新平傣文5种。前4种文字以梵语为基础,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傣文则以注音字母为基础,称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
中国境内有西双版纳泰文(傣泐文)、金平泰文(傣端文)、缅泰文(傣绷文)、德宏泰文(傣哪文)4种文字,德宏傣文广泛使用于德宏、保山市、临沧市、普洱市四地州。
分类
傣文有罗泰文(泰国文)、澜沧泰文(老挝文)、兰纳泰文(傣泐文)、越南泰文(傣端文)、南方大泰文(傣绷文)、北方大泰文(傣哪文)、阿萨姆邦泰文(古阿萨姆文)7种字体;这些傣文字体皆源于古印度婆罗米文,都是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只在形体结构上有些许差异。
暹罗泰文(泰国文)是泰语暹罗方言的对应文字,早期通用于泰国中南部、柬埔寨西北部、老挝南部;现代国家概念形成后,操泰语兰纳方言的泰国北部也改用暹罗泰文(泰国文),而操泰语暹罗方言的老挝南部又改用澜沧泰文(老挝文)。
澜沧泰文(老挝文)是泰语兰纳方言琅勃拉邦次方言的对应文字,早期通用于老挝中部及北部;现代国家概念形成后,操泰语泰国方言的老挝南部也改用澜沧泰文(老挝文)。
兰纳泰文(傣泐文)是泰语兰纳方言庸地次方言、泐地次方言的对应文字,早期通用于泰国北部、掸邦东北部、云南省南部;现代国家概念形成后,操泰语兰纳方言庸地次方言的泰国北部、缅甸掸邦东北部改用暹罗泰文(泰国文),操泰语兰纳方言泐地次方言的云南南部改用文言文(中文)。
越南泰文(傣端文)是泰语兰纳方言端地次方言的对应文字,早期通用于越南西北部、中国云南东南部;现代国家概念形成后,操泰语兰纳方言端地次方言的越南西北部改用越南文、中国云南东南部改用汉文(华文)。
南方大泰文(傣绷文)是泰语大泰方言南次方言的对应文字,早期通用于缅甸中北部及云南省沿缅甸边境的傣族聚居乡镇;现代国家概念形成后,缅甸中北部泰族加入缅甸联邦、将南方大泰文(傣绷文)改革后与缅文并行使用,中国云南沿缅甸边境的傣族聚居乡镇改用文言文(华文)。
北方大泰文(傣哪文)是泰语大泰方言北次方言的对应文字,早期通用于缅甸西北部、中国云南西部;现代国家概念形成后,缅甸西北部泰族加入缅甸联邦、改用缅文,中国云南西部泰族改用使用汉文(华文)。
阿萨姆邦泰文(古阿萨姆文)是泰语大泰方言阿萨姆次方言的对应文字,早期通用于阿萨姆国(印度东北部);公元17世纪以后,阿萨姆国深受印度莫卧儿帝国影响,逐渐放弃阿萨姆泰文(古阿萨姆文)。
中国
中国境内曾流通兰纳泰文(傣泐文)、越南泰文(傣端文)、南方大泰文(傣绷文)、北方大泰文(傣哪文)四种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其境内流通较广的兰纳泰文(傣泐文)和北方大泰文(傣哪文)进行了彻底改革,增加或删除了若干字母,改变或增添了声调符号,对字母读音、附加符号使用等重新做了规范。
兰纳泰文(傣泐文),与巴利语字母的读音和顺序一致,中国境内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思茅区、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绿春县等地傣区及金平县部分傣寨使用兰纳泰文(傣泐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兰纳泰文(傣泐文)被中国政府改造成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文(新傣泐文),新文字有48个辅音字母、8个元音字母、共56个字母,有3个声调、2个声调符合(第1声没有声调符号);元音字母写在辅音字母的上下左右、声调符号写在字的上方,从左至右书写,音节之间有空格、词与词不连写。
北方大泰文(傣哪文),有19个辅音字母和45个代表单元音、复合元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常用同一字母表示不同音位,也用几个字母表示同一音位,没有声调符号。中国境内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腾冲市、隆阳区、施甸县、昌宁县、镇康县、永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临翔区、云县、凤庆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傣族使用北方大泰文(傣哪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北方大泰文(傣哪文)被中国政府改造成德宏傣文(新傣哪文),仍保留19个辅音字母,但更换了其中3个,有84个表示元音及复合元音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增加了5个声调符号。
南方大泰文(傣绷文),在文字体系上与北方大泰文(傣哪文)接近,只有18个辅音字母。中国境内瑞丽市、耿马县、沧源县、西盟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少数沿边境线的傣寨使用南方大泰文(傣绷文)。
越南泰文(傣端文),有44个辅音字母(另有几个同音异体字母),根据所拼声调高低而分为两组。中国境内金平县靠近越南的傣族使用越南泰文(傣端文)。
参考资料
傣族档案(全宗号S014).云南档案网.2024-03-22
云南少数民族——傣族.民族文化资源网.2024-03-22
中国社会科学报:跨境民族文字的传承与发展——以德宏傣文为例.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