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区(1950年~1991年)是贵州省开阳县曾经存在的一个县辖区。清末置西区,民国时设第五区,1950年置第一区(双永区),1958年改为双流人民公社,1962年复置双流区,1991年11月撤销并改建双流镇。
截至1991年,双流区辖双流乡、高云乡、白马乡3个乡,共23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178.86平方公里,总户数7422户,总人口31689人。区公所驻地双流乡。
建置沿革
• 清代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5年),开州境内10里2司分为5个区,原清里、杨司、刘司之地为西区(今双流、金中、永温),区以下设保、甲。
• 中华民国
民国四年(1915年)10月,紫江县(民国三年1914年开州改置)境内分为8个区,嗣后设9个区,最后为10个区。区以下依次设保、甲、牌。
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开阳县(是年紫江县更名)调整行政区划,废保、甲、牌,设区、乡、镇,均设公所。乡、镇以下设闾,闾下设邻,以25户为闾,5户为邻。全县划分为8区19镇43乡。第五区驻中枢(今双流),辖中枢、育英、南山等6乡和永亨、永隆、永兴、白马4镇。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将全县8个区改置为5个区,并按序号一、二、三、四、五区冠名。区下设联保、保、甲。全县设28联保,222保,2054甲。第五区辖双永、白崇、刘育、永温、南敦5个联保。双永联保辖8保44寨;白崇联保辖6保12寨;刘育联保辖9保81寨;永温联保辖7保12寨;南敦联保辖8保9寨。区公所驻地双流。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废区、联保,恢复乡、镇,直至1949年11月开阳解放。
• 新中国时期
1950年1月,开阳县将全县行政区域划分为5个区,设置双永区,按序号排列又称第一区。区公所驻地双永乡。
1950年7月,全县5个区改置为7个区,仍置第一区,辖4个乡。
1951年10月,废除乡建制,建立行政村。
1953年3月,各行政村改置为乡。
1956年4月,乡镇区划调整缩并。
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撤销双永区,以原区辖地建立双流人民公社,以驻地命名。原区辖乡镇改为管理区,管理区下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双流人民公社辖双永、高云、白马、金中4个管理区。
1962年1月,撤销双流人民公社,恢复双流区,以区公所驻地冠名。原人民公社管辖的管理区改置为人民公社,双流区辖双流、白马、高云、金中4个人民公社。
1966年5月,开阳县开始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1967年5月,群众组织夺取了中共开阳县委、开阳县人民委员会的领导权,成立开阳县革命委员会,双流区及区属各公社亦相应被夺权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双流区革命委员会辖双流、白马、高云、金中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3年5月,撤销双流区及区属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双流区公所及区属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人民政府,金中人民公社改建金中镇并升级为区级镇。双流区辖双流、白马、高云3乡。
1991年,根据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建镇并乡撤区工作的指示》精神,开阳县进行建镇、并乡、撤区工作。是年11月,撤销双流区,并撤销所辖的双流乡、高云乡、白马乡,合并新建为双流镇。
行政区划
沿革变迁
1950年7月,双永区(第一区)辖双永、白崇、刘育、南敦4个乡。
1951年10月,废除所辖4个乡,增建行政村。
1953年3月,各行政村改置为乡。
1956年4月,乡镇区划调整缩并。
1958年10月,双永区改置为双流人民公社,辖双永、高云、白马、金中4个管理区。
1962年1月,恢复双流区,辖双流、白马、高云、金中4个人民公社。
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建制,金中公社改建金中镇并升级为区级镇,改由开阳县直辖。双流区辖双流、白马、高云3乡。
区划详情
截至1991年11月,双流区辖3个乡,共23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198个村民小组,218个自然村寨。双流区公所驻地双流乡。
3个乡分别是双流乡、高云乡、白马乡。其中双流乡8个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分别是双永、下窑、塘坎、双合、田坝、白泥、瓦厂、用沙、双流居民委员会;高云乡7个村,分别是白安营、大坡、刘育、高原、大寨、石牛、翁荫;白马乡8个村,分别是凉水井、六坪、同心、川主、热水、白马、情久、许家坝。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流区地处黔中腹地,开阳县西部,介于东经106044'至106057',北纬26057'至27008'之间,总面积178.86平方公里。区公所驻地距省会贵阳市70公里,距县城开阳县15公里。
地形地貌
双流区境内相对高差较大,最高处为狼鸡岭,海拔1702米,最低处为那卡河,海拔930米,平均海拔1340米。
气候
双流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凉,多雨、多雾,年平均气温12-16 ℃,有开阳高寒山区之称。
自然资源
截至1991年,双流区耕地面积34123亩,其中水田14084亩,旱地20039亩。
人口民族
截至1991年,双流区总户数7422户,总人口316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