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犹大王国

犹大王国

犹大王国(希伯来语:ההוּדָה,英语:Kingdom of Judah)是铁器时代黎凡特地区的一个犹太人王国,首都是耶路撒冷王国。国家的存续时间大约从公元前930年到公元前586年。

犹太王国与北方的以色列王国是从最初的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而出。在公元前930年所罗门王死后,以色列北方十个支系不满所罗门之子罗波安的统治,因此拥立军事领袖耶波洛安为王。由此以色列王国分裂成南北两个王国,北方称以色列王国,南方称犹大王国。犹大王国建立伊始就受到附近埃及亚述巴比伦等强国的威胁。犹大首任国王罗波安就向埃及法老进贡圣殿里保存的黄金,成为埃及的附庸。公元前8世纪,乌西雅王在位时期,犹大王国暂时中兴,但随后又臣服于新兴的亚述。亚述衰落之后,犹大国王约西亚进行了宗教改革,消灭残余的多神崇拜,强化了一神教的统治地位。公元前586年,犹大王国被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所灭,犹大的居民被掳至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

被掳往巴比伦的犹大国人仍能集中聚居,保留本民族传统信仰和习俗,此后他们及其后裔被称为“犹太人”,犹太人也成了整个犹太民族的通称。巴比伦之囚是古代犹太民族的第一次大流散,至此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开始大幅度超过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犹太人的独特文化和信仰开始发展,对后世犹太民族和文明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犹大王国的首都是耶路撒冷王国,以犹太高地为中心,承继大卫王家族,保有宗教圣物约柜,因此被视为正统。犹大王国是一个较为典型的神权政体,国王具有兼政治领袖和宗教领袖的二重身份。在国王的统治之下有祭司群体,负责宗教事务,还有宫廷先知作为国王的顾问辅佐国王。在王国末期大约有10万5千的人口。在犹大王国期间,学者们开始撰写《摩西五经》,《摩西五经》中很多的历史传说都来自这一时期。

国号

犹大是以色列的12个支派之一,据说是以色列民族祖先雅各之子犹大的后裔。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后,犹大和便雅悯两个部落和利未部落的一部分人在南部建立了王国,便以犹大部落之名将其命名为“犹大王国”。由于两国分处南北,犹大王国也被称为“南国”。现代犹太人的血统可以追溯到犹大和便雅悯的支派,“犹太”(Jew)一词便指犹大王国的后裔。

历史沿革

联合王国分裂与犹大王国建立

约前10世纪,以色列由士师时代转为王国,即以色列联合王国,在英国时出现了有三个国王:扫罗王、大卫和所罗门。扫罗领导了犹太各部落与非利士人的战争。扫罗之后,继任王位的是大卫。大卫建立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军队,征服了当地的亚玛力人、以土买人,把非利士人逐出了境外。大卫将他的首都建立在耶路撒冷,到公元前970年他去世时,犹太人已有了一个强大的国家,疆域包括约旦河东岸的整个巴勒斯坦,历史上称这个古代国家为希伯来王国。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继承了王位。在他统治期间大兴土木,修建堡垒、宫室,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耶路撒冷的圣殿,此后直到犹太王国被尼布甲尼撒二世二世灭亡,这一时期也被称为第一圣殿时期。但到所罗门晚年时,由于无节制的享乐和挥霍,王国的财政陷入了困境。公元前930年,所罗门去世,他的儿子罗波安继位。此时北方10个支派请求国王减轻所罗门时期的赋税与徭役,但遭到了罗波安的拒绝,于是北部支派宣布独立,建立以色列王国,而南部的犹大和便雅悯两个支派组成南部联盟,建立犹大王国。

王国发展

犹大王国建立后,实力相对以色列王国较为弱小,同时新王国还受到周边其他大国的威胁。所罗门死后9年,埃及法老舍松契率军队沿海岸线北上,进攻耶路撒冷王国,罗波安只能将圣殿中的财富献给舍松契,犹大王国成为埃及的附庸国。犹大王国建立之初与北方的以色列王国时常处于战争,罗波安之子亚比央以法莲的边境打败以色列国王耶罗波安,占领了伯特利和附近地区。经过五十年的争斗,犹大王国和以色列王国以联姻的方式重归和平。犹大国王约兰娶了以色列国王亚哈的女儿亚他利雅。公元前841年,亚他利雅在丈夫约兰和儿子相继去世后独掌大权,她杀死了大卫家族的王子们,仅有一位小王子约阿施幸免于难。六年后,圣殿的祭司发动政变,重新拥立约阿施,杀死了亚他利雅。

约阿施在位四十年。公元前801年,叙利亚王国出兵攻打耶路撒冷,要求犹大王国交出圣殿中的全部黄金,约阿施在战场上被杀死。十三年后,以色列王国突袭了耶路撒冷,并洗劫了圣殿。公元前8世纪80年代,犹大国王乌西雅在位时期,犹大王国暂时中兴,此时北方的以色列王国也在耶罗波安二世的统治下实力加强,两国都有所扩张,领土合起来几乎恢复到所罗门王国时的水平。但此时东方的亚述在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统治下进行了军事改革,国家实力大大加强,并开始对外扩张。为了对抗亚述,以色列和大马士革结成同盟,并要求犹大王国加入,但被犹大国王约坦和亚哈斯先后拒绝。以色列人和叙利亚人转而进攻犹大王国,围攻其首都耶路撒冷王国,打算改立一个听话的国王。亚哈斯将财富献给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寻求亚述的帮助。亚述出兵后,迅速占领了以色列王国的加利利和基列地区,但亚述并没有攻陷以色列王国的都城撒马利亚,而是将这一地区的以色列居民迁至亚述其他地区。公元前722年,亚述王萨尔贡二世率军攻占撒马利亚,以色列王国灭亡。

公元前703年,亚述帝国的巴比伦发生起义,犹大王国与非利士各城市等势力组成反亚述联盟,犹大王希西家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为了防止亚述人报复,希西家加固耶路撒冷的城防,开凿著名的西罗亚水道以保障城市供水。但在亚述的进攻下,希西家不得不割让部分领土并增加贡赋。此后犹大王国仍要继续向亚述人纳贡,直到约西亚王在位时期(公元前640年-公元前609年),亚述衰落。约西亚统治时期,收复被亚述人占去的以色列王国的部分领土,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宗教改革,以清除由亚述人强行推广的外来宗教。他把献祭仪式严格限制在耶路撒冷举行,以此重申犹大王国的独立性和他的宗教权威。在约西亚的统治下,犹大王国得以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但已是强弩之末。

王国灭亡

公元前609年,埃及出兵攻打犹大王国,约西亚率兵抵挡,但在米吉多战败,约西亚也战死。埃及随后废黜了犹大的新国王约哈斯,立约西亚的哥哥约雅敬为王,犹大王国又成为了埃及的附庸。此时东方的新巴比伦王国崛起,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叙利亚打败埃及人,向南逼近犹大王国,胁迫约雅敬向他称臣。约雅敬联合埃及反抗新巴比伦,随后死于反抗的战争中,其子约雅斤继位。约雅斤在抵抗尼布甲尼撒三个月之后投降。他和皇室成员、高官被掳往巴比伦;他的叔叔,即约西亚王之子西底家,被立为傀儡国王。公元前594年,西底家去巴比伦向尼布甲尼撒朝拜,但他一回来就发动了叛乱。尼布甲尼撒二世挥师南下,进攻犹大王国。西底家向埃及人求助,但埃及只派了极少的人来进行增援,很快就被打败了。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的军队攻破耶路撒冷王国尼布甲尼撒二世将耶路撒冷全城洗劫一空,拆毁城墙、圣殿、王宫和民居,并下令将西底家带到巴比伦去示众,全城居民也被俘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犹大王国也彻底灭亡。

后续影响

被掳往巴比伦的犹大国人仍能集中聚居,保留本民族传统信仰和习俗,此后他们及其后裔被称为“犹太人”,犹太人也成了整个犹太民族的通称。公元前538年,波斯攻灭巴比伦,释放“巴比伦之囚”,犹太人返回迦南建立第二圣殿。“巴比伦之囚”事件对犹太教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遭受异族欺压之苦的人们渴望返回故土,重建家园,民族意识也因屡遭灭亡的威胁而得到加强。这一时期,各种宗教典籍整理出来,并圣典化,犹太教的宗教观念最终形成。巴比伦之囚是古代犹太民族的第一次大流散,至此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开始大幅度超过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犹太人的独特文化和信仰开始发展,对后世犹太民族和文明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人口

关于犹大王国的人口资料很少,立陶宛学者维恩博格根据《列王纪》记载的以色列王国富户约6万人,推断公元前8世纪以色列王国的人口约50到70万,再根据面积比例推算犹大王国的人口大约在22万到25万之间。中国学者孟振华认为,犹大王国末期,国内人口总和约为104750。

政治

君主制

犹大王国是以王室统绪为基础的君主制,犹大诸王几乎都是大卫王室的直系后裔。自大卫时代起,在以色列联合王国强盛现实的催化下,出现了一种“圣约”观念下的“特殊恩宠论”思想,即大卫王室的统治特权得到了耶和华神的特别祝福和恩准,这是对妥拉“全民立约”中平等观念的突破,这一思想在分国后的犹大王国被认可和强化。犹大王国的主体是犹大支派,而大卫家族攫取了对犹大支派的控制权,氏族权力与王室权力实际上是合二为一的。

神权政体

犹大王国的社会结构较之前的士师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王掌握了世俗事务的统治权,但王权始终处于神权之下,世俗的王并没有神圣性。在犹大王国,神权绝对至上,犹太教律法具有至高无上的神圣性,无论百姓、祭司或是国王,都是律法的遵行者,本身不具有神圣性,君王的权力是由神授予的。

权力分立

犹大王国的君王并不具有至上的权威,国家的权力并不是集中在君王一人身上,祭司、先知、君王权力三分,各司其职。王受神的拣选,经过祭司、先知等的拥立姬诵,是神的代表负责以色列民司法和军事上的治理,将神的旨意付诸实施;祭司执行最重要的献祭仪式,在神的面前表达百姓的心愿,为百姓的过错向神赎罪,代表神对百姓施恩,祭司同时还要负责教导、解释律法,提供神谕和律法裁定;先知则挑战并谴责君王,捍卫道德和宗教。

对外关系

与以色列王国的关系

犹大王国和以色列王国处于时而结盟时而对抗的状态。在分裂初期两个国家保存着敌对关系,但是在50年的对抗后两个国家开始缓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色列国王亚和的女儿嫁给了犹大国王约兰。此后以色列王国还曾突袭了耶路撒冷,并洗劫了圣殿。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开始征服叙利亚诸国时,犹大王国拒绝加入以色列王国和叙利亚的联盟,转而成为亚述的附庸,招致了联盟的围攻。

与亚述的关系

犹太王国成立之后,就陷入了周边大国的威胁之中。其中对犹太王国影响最大的是亚述。在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征服叙利亚和以色列王国时,犹大国王亚哈斯将财富献给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向亚述称臣纳贡,保持了形式上的独立。希西家在位时期,犹大王国趁亚述发生内乱,寻求独立,但被亚述击败,只能割地赔款。直到亚述衰落之后,犹大王国才取得了独立。

与埃及的关系

犹大王国与埃及有密切的联系,犹大王国建立之初,埃及法老舍松契便率军队沿海岸线北上,进攻耶路撒冷王国,罗波安王只能献出财富,向埃及臣服。北方的以色列王国灭亡后,犹大王国亚述和埃及角逐的目标。公元前609年,埃及出兵攻打犹大王国,犹大国王约西亚战死。埃及随后废黜了犹大的新国王约哈斯,立约西亚的哥哥约雅敬为王,犹大王国再次成为了埃及的附庸。此后犹大王国还曾与埃及联合反抗新巴比伦王国的入侵,但最终被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语言文字

犹大王国使用的语言是希伯来语,在今以色列境内内盖夫沙漠发现了犹大王国末期以希伯来字母书写的军事命令集,以色列学者埃利泽·皮亚茨基(Eliezer Piasetzky)认为犹大王国的识字率比人们想象的高,行政、军事和祭司制度的各个层面都存在读写能力,研究人员估计有数百人识字。

宗教

圣经》中的《摩西五经》大约撰写于这一时期,在犹大王国时期,读写技能在东地中海地区广泛流传,经师们开始收集古老的传说与习俗,在此基础上犹太教蓬勃发展。但在这一时期,物质生活飞速发展,传统的上帝十诫受到了世俗利益的挑战,以色列人难以抵抗异族的信仰。同时由于国家的分裂,以色列民族一神观信仰亦随之陷入危机,偶像崇拜更是层出不穷。这一时期犹太先知辈出,出现了知以利亚以利沙、以赛亚、耶利米等先知,在他们的努力下,犹太教这一独特的民族信仰,尽管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仍朝着巩固的方向发展。

约西亚王统治时期,趁着亚述的衰落,进行了宗教改革,试图清除由亚述人强行推广的外来宗教,他废黜一切地方崇拜,独尊雅威,只允许人们在耶路撒冷王国的圣殿中进行崇拜活动,而废止乡村的神殿。他还强调了犹太教圣典《托拉》作为律法的有效性。

城市

犹大王国的首都是耶路撒冷王国,王国建立之初,耶路撒冷是一座小而坚固的城市,可能只有王室、祭司和书记官居住。希西家统治时期,为了防备亚述的入侵,他加固耶路撒冷的城防,并开凿著名的西罗亚水道以保障城市供水。根据以色列考古学者约瑟夫·加芬克尔(Yosef Garfinkel)的说法,公元前10世纪犹大王国的主要城市还有Khirbet Qeiyafa、Tell en-Nasbeh、Khirbet ed-Dawwara、Beth Shemesh和Lachish,分别位于耶路撒冷王国的北部和西部。

2007年,以色列海法大学考古学教授龙尼·赖克、以色列文物局考古专家埃利·舒克隆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耶路撒冷古城的古地道已经挖到100米长,地道深约1米,一些地方深度超过3米,地道墙壁由石头堆砌而成,部分墙壁还留有灰泥,地道顶部为地上道路的铺路石板。同年,以色列希伯来大学考古人员经过长期的考古研究,终于在耶路撒冷以南15公里处古大希律王城堡山的东北部找到了希律王的墓穴、石棺和王陵。

君主列表

表中数据来源

参考资料

Judah.britannica.2024-05-10

New look at ancient shards suggests Bible even older than thought.THE TIMES OF ISRAEL.202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