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亏指月形残缺不圆满,与月盈相对。月(yuè):地球最大的天然卫星(亦称“月亮”、“月球”);亏(亏)(kuī):缺损:亏本。
引证解释
1、“举事而候星月,月盛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史记·匈奴列传》
2、“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晋书·卫恒传》
3、丙辰中秋节,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自然现象
照射到月亮的阳光一部分被地球挡洪汛涛时候不是“月亏”,是发生月蚀;月盈、月亏是在地球上能看到多少被阳光照亮的地方,当地球上观察点处于能看到整个月面都被阳光照亮时,即是“月盈”,能形成这种天象的原因在于月球绕地球旋转的轨道平面与地球和太阳的连线成一定角度,月亮绕地球旋转时并非总要经过地球影子。
至于补充问题中提及的情况,是因为阳光照亮的是几乎半个球面,而观察者在不同的日子所见相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亮的半球面与暗的半球面的分界线的变化情况:随便找一个球,将一半球面用粉笔或其他颜色涂上,代表阳光照射到的月面,“亮、暗”的分界线实际上是一个圆,转动这个球,就可以看到“亮、暗”的分界线朝向自己的一半(另一半为球遮挡看不到)从半圆到半个椭圆,到一直线,再到半个椭圆,再到半圆;这变化的线与球本身的外圆,构成形成所说的——“看到的月亮不是都凹下去的,有时候它是凸出来,就是我说的那种“鼓肚子””。
地球影子落到月亮上(月蚀发生)延续的时间很短,月亮一次盈缺的时间要一个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