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鲲鹏

鲲鹏

鲲鹏(别名:鹏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鲲鹏兼具鱼和鸟的形态,身形庞大,力气很大,并且善于借助外部有利条件,顺势而为。

鲲鹏之名,最早出现于《列子·汤问篇》,其形象在《庄子·逍遥游》中得到丰富。宋玉《对楚王问》中描述鸟类中有不死鸟,鱼类中有鲲。鲲鱼清晨从昆仑山脉脚下出发,在碣石将鱼鳍露出水面,傍晚就栖息在孟诸泽。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礼记正义》中关于鲲鹏变换的经过有了些许不同的看法,认为鲲本为深海中的一颗巨大的卵,而后巨卵经过孵化变成一只翱翔于天空的大鸟。明代时期的《五杂俎》记载,鲲鹏身形长达数千里,这或许是庄子所创作的寓言故事。另外《古今注》和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神异经》则认为庄子笔下的鲲鹏,可能就是生活在海里鲸目

庄子通过大鹏鸟同蜩与学鸠的“小大虽殊”之辨,来印证其“万物齐一”的思想。鲲鹏所强烈辐射出的精神是自由的精神,是大气磅礴的精神,是志存高远的精神,是积厚持久的精神。运—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最大载重量超过60吨。该机作为大型多用途战略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将其取名为“鲲鹏”,寄托了大国梦想,承载了大国重托,彰显了大国实力。

形象设定

鲲鹏兼具鱼和鸟的形态,身形庞大,力气很大,并且善于借助外部有利条件,顺势而为。

起源及演变

鹏是传说中由鲲变化而成的大鸟。“鲲”,即传说中的大鱼,历史上关于汉字“鲲”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列子所著的神话传说集《列子·汤问篇》中。其文中指出,鲲乃生活于北冥的一条大鱼。其形象在《庄子·逍遥游》中得到丰富。《庄子·逍遥游》书中描述,在北方的大海里,生活着一条大鱼,它的名字叫做鲲。这鲲的体型超级庞大,大到让人难以想象,不知道有几千里那么长。后来,这条鲲神奇地变化成了一只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同样宽得离谱,也不知道绵延了几千里。这只鹏鸟每当海水运动、狂风大作的时候,就会趁着这股强大的力量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宋玉《对楚王问》中,描述鸟类中有不死鸟,鱼类中有鲲。鲲鱼清晨从昆仑山脉脚下启程,中午在碣石将鱼鳍露出水面,傍晚便栖息在孟诸泽。那些生活在小水洼里的中国大鲵。儒家十三经之一的《礼记正义》关于鲲鹏变换的经过有了些许不同的看法,认为“卵”读音与“鲲”相同。“鲲”,指的是鱼卵。在《玉篇》中,提到鲲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鱼,此外,它也可以指代鱼卵。到了明代时期的《五杂俎》记载,鲲鹏身形长达数千里,这或许是庄子所创作的寓言故事。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到,把真实的道理寄托在荒诞的故事之中,将实在的内容蕴含于玄虚的表达之内。再如《庄子注》中也提到,鲲鹏实际的真实情况,我没办法详细知晓。其都认为鲲鹏是虚构的。此外,《古今注》和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神异经》则认为,庄子笔下的鲲鹏很有可能就是生活在海里鲸目

史书记载

文化形象

在文学作品中,鲲鹏常用来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之人。其中唐朝李白的《大鹏赋》最为典型,赋中以大鹏自况,通过大鹏翱翔云天、搏击万里的形象,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自由脱俗的风采。又如李白《上李邕》:“大鹏鸟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宋代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陆游《自讼》:“年少宁知道废兴,搏风变化羡鲲鹏。”明代批评家谢筆湖的《五杂俎·物部》则认为,鲲鹏就是体型庞大的鲸目

杜甫在《泊岳阳城下》有一句是“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表达作者在兵荒流离之时,面对国破家衰、贫病交加、前途不可预料的境况,渴望朝廷能像鲲鹏那样善借能借之力,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从而结束战乱,重现太平盛世。

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写道:“九万里风鹏正举。”她借庄子塑造的大鹏鸟形象,抒发自己要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从而离开让人伤痛的现实社会,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治疗国破家亡带来的伤痛。  

西游记》讲述了唐朝高僧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作者吴承恩在书中塑造的大鹏金翅雕(即云程万里鹏)的外形和本领,一部分来自庄子的《逍遥游》,一部分来自印度神话。不过,它在书里是以狡猾、凶残的反派形象出现,让唐三藏师徒吃尽了苦头,最后皈依了佛门。成书于清朝乾隆的《说岳全传》对大鹏金翅雕的形象进行了否定,重塑了它的形象,说它在皈依佛门之后成了嫉恶如仇的大鹏鸟,并转世成宋朝的抗金名将岳飞,成了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爱国英雄。

毛主席在《念奴娇·鸟儿问答》有诗句“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这些诗句中的鲲鹏形象也来自《逍遥游》,用鲲鹏象征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说中国共产党在树立鲲鹏之志后,带领并依靠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崭新的中原地区不会惧怕任何敌对势力的挑衅和干涉。

相关运用

1988年,合肥市寿春路桥西北侧的一座大型雕塑“鲲鹏志”建成,总高13米,在两只不锈钢“翅膀背景”中间,是主题人物造型,该雕塑象征着合肥的崛起与腾飞。

2002年完工的澜沧江天津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21.8米的鲲鹏雕塑,鲲鹏鸟喙所指处是澜沧江。

2019年10月,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3架运—20大型运输机和3架运—9中型运输机首次密集编队飞越天安门广场,气势如虹、场面壮观。运—20飞机有一个绰号是“鲲鹏”。 

运—20是中国研究制造的新一代军用大型运输机,最大载重量超过60吨。该机作为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将其取名为“鲲鹏”,寄托了大国梦想,承载了大国重托,彰显了大国实力。

衍生形象

《大鱼海棠》中的大鱼意象对传统内涵多有借鉴之处。《大鱼海棠》中的“大鱼”是在承接了传统大鱼形象内涌的基础上,与导演审美理想和表达目的的有机融合。男主鲲是一位善良的人类男孩,在救人之后牺牲,这是第一次拯救:女主椿为了拯救男主鲲,不惜破坏自己世界的法则,给全族人招来灾难,这是第二次拯救;爱慕椿的湫又为了救女主椿不惜牺牲自己,形成了第三次拯救。全片中的主人公看似都是为了他人,但实际上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去拯救他人,他们在牺牲自己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自身的超越。影片中刻意将大鱼的形象修饰,变成了一条带着翅膀,飞向天际的“神鱼”。最后,回到鲲的原始意象,大鱼是从人到鱼,从小到大,最后又从鱼到人,经历了几次转化,终于和女主椿走到了一起。影片唯美的风格看似与鲲的磅礴大气、游离于九天之外的形象相去甚远,但鲲所代表的自由的精神,却成了影片深藏的内核。影片中的鲲转化自如,追求和向往自由,是对鲲原文形象的借鉴。

《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妖怪为迦楼罗。《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原文中对于大鹏金翅鸟的描述,它长着金色的鱼鳍,头部如同传说中巨大的鲲,眼睛明亮有神,形状类似豹眼。这个“大鹏金翅鸟是吴承恩借鉴了庄子的说法上,进一步具体化,加上了“金翅雕”三个字。表明外表上此鸟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金翅雀

哲学寓意

鲲鹏所强烈辐射出的精神是自由的精神,是大气磅礴的精神,是志存高远的精神,是积厚持久的精神。

在《庄子》的刻画中,鲲鹏栖息于由北冥与南冥、大海与天空共同构成的整体性方域,在这个方域中,“北”与“南”所意指的并不是单纯空间意义上的方向,而是嵌入在鲲鹏生存场域中的方位。方向是纯形式性的,方位则只有连接着存在者的生存才有意义,因此,在《庄子》的表述中,“北”与“南”总是关联着“冥”这一生存之域。“冥”即晦暗之色,用以指大海的色彩,其与表天空之深蓝色的“苍”共同凸显了鲲鹏生存之域的幽昧特征。

有关于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寓言,学界一般承郭象之说,认为庄子通过大鹏鸟同蜩与学鸠的“小大虽殊”之辨,来印证其“万物齐一”的思想。由于这种直线思维的桎梏,《逍遥游》中的“鲲鹏”,已在事实上成为一个难以理解的形象。《逍遥游》中“鲲鹏”寓言自是广为人知,其“九万里而南为”之壮举与安于榆枋小叶茼蒿间嬉戏的蜩、学鸠、斥鴳所形成的“小大之辨”,其“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之雄姿与列子御风而行之风采所共同衬托的“无待”境界,更是被后世学者们精研细剖、厚注浓疏。但“鲲鹏”本身却似乎沦为寓言故事的宏大背景,而从根本上忽视了其中所暗藏的深刻隐喻。

参考资料

七一观察|从“鲲鹏形象”的影响看文化自信|何桂英专栏.七一网.2024-01-25

鲲鹏展翅九万里:毛泽东与庄子.人民网.2025-02-08

阚萧阳:《逍遥游》“鲲”字释义与庄子思想——从“鲲”字释义两种观点谈起丨【斯文选刊】.京师文会.2025-02-08

鲲鹏:在荒诞中闪耀的华夏神兽.人民网.2025-02-08

鲲鹏精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2025-02-09

涨知识!带你一文读懂这些大国重器里的“硬核浪漫”.封面新闻.2025-02-08

鲲鹏.鲲鹏.2025-02-08

青年雕塑合肥青年创 合肥城雕之鲲鹏展翅篇(图).新浪网.2025-02-08

西藏昌都建成“天津新村”.北方网.2025-02-08

西游记中最厉害的“妖怪”大鹏金翅鸟,到底是“何许鸟也”?.人民资讯.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