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天祐,字顺之,号鹤洲,明代赣榆区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历官建安令(今福建省建瓯县)、监察御史,巡按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山东省。拜大理寺右丞、左丞,晋右少卿。逾年擢升光禄寺正卿,终致仕归里。
个人生活
裴天祐晚年曾在淮阴地区活动,期间结识了《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裴天祐晋升为大理寺卿时,吴承恩特意创作了一首名为《赠裴鹤洲晋列卿兼逢初度歌》的诗歌来庆祝这一成就。裴天祐以其清正廉洁的形象和公正无私的执法态度,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曾拒绝接受一名罪犯的巨额贿赂,而是将其财产充公并依法处置。由于对朝廷的不满,裴天祐辞去了官职,返回故乡后,他创作了《鬻儿行》这首长诗,并完成了《拙逸亭稿》一书。此外,他还参与修订了张峰编写的《隆庆海州志》。裴天祐逝世后,他的墓志铭由御史何宽撰写,潘季驯亲笔书写。
作品赏析
裴天祐夹谷山
翠微西近祝其城,齐鲁当年此会盟。
幽洞云深人已去,古坛松老月还明。
却兵余焰遗空谷,罢享流风动废营。
我欲东临寻胜迹,开尊东麓听啼莺。
——《重修赣榆县志》卷四
[导读]
夹谷山,又叫祝其山。《春秋》(鲁)鲁定公十年载:“夏,公会齐侯于夹谷姓,孔子相。”山在今赣榆区夹山乡汪于村西北。山上有明代以来圣人殿、圣化亭、奎星洞、夹谷书院诸遗迹。祝其县,属东海郡,汉置宋废,故城东北距夹谷山十余里。
此诗描述夹谷山悠久的历史胜迹和当前的空幽景象,抒发探寻遗迹兼听夹谷啼莺的情怀。唐人胡曾首写夹谷啼莺的实景,清代即以“夹谷啼莺”为赣榆八景之一,此景实已转为风吹石洞发出宛如黄栗留啼鸣的声响。“幽洞”,指夹谷山山谷。“古坛”,指夹谷山上石头垒砌的平台,相传为齐鲁会盟时的礼坛。“却兵”,指孔子挫败齐国欲以莱人之兵劫持鲁定公事,见《左传。定公十年》。“罢享”,指齐鲁会盟结束时,“齐侯将享公(即宴飨定公)”,孔子认为:“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享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终“乃不果享”,此即“罢享”之事,见《左传。定公十年》。“废营”,指齐鲁两国与盟人员驻地旧址。“开尊”谓举杯饮酒。
参考资料
赣榆名人----裴天祐.赣榆区人民政府.2024-08-15
裴天佑.中国地情网.2024-08-15
古城寻踪.赣榆区人民政府.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