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南岳庙

洛阳市南岳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又称南岳离宫。该庙占地12亩,有山门、钟鼓楼、南岳正殿、四神殿等建筑,无不气势雄伟。据传此庙始建于北魏拓跋宏统一黄河流域后,迁都洛阳,发现天下五岳已据其四,惟缺南岳,就在洛南衡桃山修建南岳离宫,就近祭祀。

概括介绍

位于村西北的衡桃山上,又名南岳离宫。据清康熙三十二年《金塑南岳圣像碑记》载,“嵩治鹤鸣镇北有南岳离宫,坐镇红桃,历唐、五代十国、宋、金、元、明,岿然山麓,莫知创始”。元明清重修,现存大殿一座、碑刻六通。山门、舞楼、东西厢房及后殿,均为现代主义建筑。南岳庙大殿坐北朝南,砖木结构,歇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十米,内供南岳大帝塑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青砖绿瓦,古朴端庄。

南岳庙建于北魏年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南巡至鸣皋,望着正南方鸣皋山(九皋山)主峰,想到北魏政权己有四岳(泰山嵩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尚缺南岳衡山,于是就尊鸣皋山(九皋山)为南岳衡山,建庙祭祀。并在此建立行宫。现南岳庙仍存有北魏壁画与列朝碑文。见词条:鸣皋南岳庙

参考资料

南岳庙—— 衡桃山上的帝王离宫.洛阳日报.2023-11-08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