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里的美国》是2010年9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仁,津子围。
图书概述
《口袋里的美国》
策划/责编:侯钰
字数:40万字
开本:170mm×240mm 1/16
作者简介
张仁译。美国亚裔基金会聘请写作人员的笔名。
津子围。法学学士,管理学硕士。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收获季》《Childhood Book》《同名のひとたち》等长篇小说10部。小说刊发《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上海文学》等。百篇小说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载,收入中国年度小说精选、年度小说经典及当代中国文学排行榜等。获《小说选刊》小说奖、第12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中国作家大红鹰奖、《中国青年报》“青年与和平奖”。电视剧获第25届、26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
作品简介
《口袋里的美国》是本另类的长篇小说,做为一名改革开放后赴美留学的新移民,奇迹般地创造了美国新的司法判例。小说写了他的个人经验,但并不是个人的经验,隐含一个时代元素和特定的意义。小说的主人公是东方的“硬汉”,用他的“鸡蛋”去碰不公平的石头,以“唐吉哥德”的斗志去和不公平的命运抗争。不同于以往的留学生小说,反应的不是底层的生活,而新移民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后所展现的真正的美国。本书法庭的精彩控辩无疑将成为首次进入中文读者视野的经典。在很多人的眼里,美国有多种无奈的解读,也许到了今天――随着中国的逐步强大,我们才以平常心去看美国。其实,美国也可以再每个人的口袋里。――这本书与几乎所有的留学小说有了区别,也许,这正是这部小说的突破性所在。
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描写了在美国作为少数民族的中国留学生,怎样争取平等权利,维护民族尊严,为华人争光,改写了美国司法制度并创造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判例。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中国越来越重视保持社会繁荣稳定地向前发展,相信这部小说的出现对于我们国家今后改善劳资关系,增进少数民族与多数民族之间的团结,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都具有深远意义。
本书作者笔力深厚,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兼备时代视角,特别是对于主人公整个官司的法庭部分的重现,是以往描写海外华人的作品所不具备的。本书语言融合东西方特色,质朴洗练,真挚动人,是近年来描写海外华人生活的难得佳作。
内容提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年轻有为的系主任赵大卫,因理想破灭,前途渺茫,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大洋彼岸、被人誉为“天堂”的美国寻梦。在美国,赵大卫边打工边求学,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坎坷艰险,终于拿到绿卡,并通过不懈努力,身于美国大企业集团的高级管理阶层。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却遭到雇主的无理解雇。赵大卫的人生再一次从巅峰跌入深渊……沉重的打击、残酷的精神折磨,并没有使赵大卫崩溃。他冒着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的风险,毅然将雇主――美国著名大企业集团告上了法庭,开始了他艰辛的正义之战……本书以主人公赵大卫的故事为线索,讲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生活、创业的艰辛历程,描绘了中国留学生为了生存付出血泪代价的真实画面,讴歌了为消灭歧视、实现种族平等而奋起抗争的不屈精神。
编辑推荐
主人公真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中国人。一般的当事人,在赢得种族歧视案,在物质上所获赔偿丰厚,但在精神上却受到严重创伤,身心疲惫,都希望尽快忘掉过去,从而继续寻求自己新的生活。而主人公却不是这样。尽管他也历尽了五年的磨难,但是,他仍然以巨大的热情回馈社区,帮助他人,我对此深为感动。”他的所为,的确是一个首创。
――全美就业律师协会主席,珍妮・希尔
耐人寻味的是,他来到了他认为可以追求梦想的国度----一个被认为是公平和平等的国度,而结果是,他在这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西雅图《时代日报》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忍”字为上。尤其在异国他乡,尽管受到各种不公平的待遇,也只是强压怒火,悄然离去……他却不是这样:吃苦,坚持,更重要的是通过法律抗争,赢得了尊严。
――《世界日报》
――在美国,是天堂?是地狱?是倾家荡产?是东山再起?血泪与辉煌交织在《口袋里的美国》中!
――留学生,坎坷路,小人物,大震撼。走进《口袋里的美国》,看一个白手起家的中国人如何打败美国商业巨头。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命运的无情与坎坷和主人公的坚韧与乐观让我为之动容。今天,《口袋里的美国》再一次触动了我。《口袋里的美国》这部长篇纪实小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的真实故事。这是一部当代新移民小说,更是一部经典的励志作品。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位经历了“文革”动荡,怀揣着梦想漂泊于海外的学子生涯。这是90年代初期身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真实的生活写照,也是侨居海外的华人不屈不挠、拼搏奋斗的真实反映。当世界还未重视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之时,主人公带着勇气与希望来到了美国;当遭遇对华人的歧视和不公的时候,主人公没有丢弃人格与尊严,在异国他乡的法庭上与一个世界知名的大集团争取着人权与平等。
小说反映的不再是留学生在美国底层社会挣扎的生活,而是新一代移民为追求平等权益,在美国主流社会的奋斗历程。它展示了主人公在美国做为职场的弱势群体,不惧阻力与困境,在人格与金钱面前做出的超然决择。在强势面前,毅然决然奋起抗挣,维护自己的权利与尊严。法庭上,面对跨国企业豪华的律师团,他敢与美国商业巨头说“不”;压力下,面对倾家荡产的风险,他敢与强大的美国法律说“不”。这不只是为了他个人,更是为了华人的尊严和一个公正的司法判例。最终,作为一名改革开放后赴美留学的新移民和创业者,他奇迹般地创造了美国新的司法判例,为美国的司法历史记下了特殊的一笔。
本书的作者之一是我国著名实力作家津子围,其写作风格一向以真实、纯朴著称,同时还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人文元素。此书法庭部分为重中之重,大量精彩的庭辩过程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作品在语言上有东西方两者皆顾的特色,真实生动的情节、流畅成熟的笔触,相信一定会受到读者的喜爱,此书也必将成为我国文坛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佳作之一。
――社会出版社 策划/责编:侯钰
媒体支持
《口袋里的美国》将由《小说选刊》增刊全文、专号刊发。
8月12日,《小说选刊》杂志社在北京中国作家协会举办了改长篇小说的作品研讨会。
《口袋里的美国》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口袋里的美国》英文版,将在美国出版发行。
新华通信社、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解放军报、新闻出版报、竞报
中国邮政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国门时报、中国旅游报
文艺报、文汇报(驻京办)、经济日报、工人日报、科技日报
社会评价
本书立意较高,主题积极。不同于以往的留学生小说,反应的不是底层的生活,而新移民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后所展现的真实的美国。在很多人的眼里,美国有多种无奈的解读,也许到了今天――随着中国的逐步强大,我们才以平常心去看美国。其实,美国也可以在每个普通人的口袋里。――于是,这本书与几乎所有的留学小说有了区别,也许,这正是这部小说的突破性所在。
本书的意义不仅在于描写了在美国中国留学生怎样争取平等权利,维护民族尊严,为国人争光,改写了美国司法制度并创造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判例。小说写了他的个人经验,但并不是个人的经验,隐含一个时代元素和特定的含义。在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今天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书在人物塑造上,成功塑造了章大卫等一批留学生和新移民形象,一个以生存为第一需要,苦苦在异国他乡挣扎奋斗,但是却始终不放弃人格尊严的底线,为了追求种族平等破釜沉舟抗争到底的中国留学生形象。讲述了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生活、创业的艰辛历程,描绘了中国留学生为了生存付出血泪代价的真实画面,讴歌了为消灭歧视、实现种族平等而奋起抗争的不屈精神。
本书艺术手法上既体现出现实主义的写实风格,又汲取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结构扎实、板块灵动,对海外华人的生活进行了文学上的新解构。
本书语言老道、洗练。作者以其深厚的功底和质朴的文风,兼备时代视角,特别是对于主人公整个官司的法庭部分的重现,是为经典的表现。本书语言融合东西方特色,质朴洗练,真挚动人,《口袋里的美国》是近年来描写海外华人生活的难得佳作。
作品目录
第一章 / 2
二、冰岛的夕阳 / 11
三、莫名解雇 / 17
四、不解的谜团 / 20
第二章 / 23
一、童年的“鸡蛋” / 23
二、燃烧的青春 / 27
三、知青队长 / 30
第三章 / 33
一、拉练会 / 33
二、朦胧的初恋 / 36
三、高考的日子 / 40
第四章 / 44
一、深情 / 44
二、苏大哥的悲剧 / 46
三、书生意气 / 50
第五章 / 57
一、触摸美国 / 57
二、程昱夫妇 / 61
三、坐“大灰狗”去费城 / 65
第六章 / 68
一、诡异的金凤餐馆 / 68
二、古怪的补助券 / 72
三、黑帮老大找上门 / 74
四、中国功夫 / 78
第七章 / 81
一、王雪失忆 / 81
二、初升的太阳 / 84
三、伙食、伙食 / 87
四、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 90
第八章 / 93
一、友好的娜塔 / 93
二、教授与打工仔 / 96
三、悲伤的节日 / 101
第九章 / 106
一、永盛海产 / 106
二、东南亚海虾 / 110
三、第一次荣归故里 / 117
四、倔强的女人 / 122
第十章 / 128
一、金海岸的托马斯 / 128
二、收购俄罗斯船队 / 138
三、小龙虾 / 144
四、拍卖 / 151
第十一章 / 155
一、美西公司 / 155
二、不打不成交 / 160
三、卡特的傲慢 / 166
第十二章 / 173
一、回到西雅图 / 173
二、备忘录 / 181
三、杰克逊律师 / 186
第十三章 / 191
一、十字路口 / 191
二、一碗清水 / 194
三、春寒料峭 / 196
第十四章 / 200
一、劳资纠纷法案 / 200
二、古怪的文森 / 208
三、取证 / 218
第十五章 / 223
一、养女小蕊 / 223
二、石霞离开大卫 / 227
三、选择陪审员 / 233
第十六章 / 246
一、痛苦的抉择 / 246
二、审判庭上的交锋 / 248
三、唇枪舌战 / 254
四、证人 / 261
第十七章 / 267
一、真相 / 267
二、反对,法官大人 / 274
三、重新开庭 / 280
第十八章 / 288
一、主角与配角 / 288
二、柑橘与苹果的故事 / 292
三、尊严 / 295
第十九章 / 304
一、陪审团12票通过 / 304
二、勇士奖 / 311
三、口袋中的地图 / 315
作品文摘
这部小说的产生是从偶然开始的,如同抛一枚硬币来赌命运,硬币的正面是停下来,思考一下走不走的问题,硬币的背面是停下来,坚绝不走了。只有硬币立起来,才决定继续向前。硬币有立起来的可能吗?
早年的赵大卫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来到美国。美国对于童年的赵大卫来说,只是一个魔域般的概念,当然也不会想到,一个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人能够跻身西方所谓的“上流社会”。然而,一场急风暴雨之后,他被甩到了游戏转盘的外沿儿,他决定用对方的规则来讨公道,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创造了轰动美国的新判例――赵大卫奇迹般使一枚抛落的硬币立了起来。
寓言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小说的主人公赵大卫说:去美国之后第一次见到母亲,她问我想要什么,我说要金钱和美女。母亲有些生气地瞪着我,我连忙补充说,开个玩笑,我想要的是事业与爱情。母亲的脸上立即绽开了慈祥的微笑。其实,我真正想要的是公平和正义,可惜我无法跟母亲讲。因为这句话听起来会显得很空洞,也许需要大量的解释和说明,而要真的说明白恐怕比过往的岁月还要艰难曲折,包括这部几十万言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