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积温
活动积温,是(我国从北到南,分别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以地高天寒的青藏高原为主体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划分
定义
某一时期内大于或小于某一界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的总和。积温是表示某地或某个时段温度特征的常用指标之一。农业生产上常用的积温指标有活动积温与有效积温。植物与动物(如昆虫)在高于一定的生物学下限温度时开始发育,且完成一定发育期或生命周期需要一定的积温。大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实际温度叫活动温度,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发育阈温度)的差值叫有效温度。活动积温是指生物某发育期或生命周期内活动温度的总和,有效积温是生物生长发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生物所需的积温值是其特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某地区(≥0℃,≥5℃,≥10℃,≥15℃)的积温值表示其热量资源的多少。某地区或某年实有或可能有的积温与生物所需积温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是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合理配置农作物、作物田间管理、物候期预报与病虫害发生期预报的重要依据。
意义
当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把大于等于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