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The Burghers of 加来),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于1884年开始塑造的青铜像,完成后被安放在加莱市里希尔广场地面上。该雕塑高220cm、长266cm、宽211cm。

《加莱义民》表现了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6位法国加莱市市民悲壮就义的场景。当时,法国加莱城已被英国军队包围,全城人被迫向英王求和,但英军提出的条件是: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这段历史让法国人痛心至今。

加莱市最初的要求制作一个叫欧斯达治·德·圣彼尔的烈士像,但罗丹推翻了这一计划,他发现当时被处绞刑的义民共有6人,于是他决定塑造一组6个义民在交出城门钥匙走向断头台时的情景。后来由于资金不足,直到十年后的1895年,这座组雕才在加莱市的里席尔广场上正式揭幕。

罗丹选择了6位义士穿戴整齐,按照敌人的条件,正准备朝城外走去的悲壮时刻。这一组雕共6个塑像,全都是站立的,用大写意的手法处理6个人的服饰。而着重刻画的则是6个人的神态和面部表情。中间那位年龄最大的是皮埃尔,眼睛凝视下方,显示出了对敌人的仇恨和刚毅的神情。靠近皮埃尔的是让·代尔,他咬紧牙关,紧闭嘴唇,双手紧握城门的钥匙,正气凛然,视死如归。6位义上造型神态各异,但又彼此呼应,从动作和神态上又是联系在一起的整体。

作品内容

《加莱市民》分为两组,前边三个一组,后边三个一组,他们身材相似,站立在一起。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迈着沉着的步伐向前走去,不看四周,也不迟疑和恐惧,他那刚毅的神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强烈悲愤与牺牲的决心,他的坚强,鼓动着其余的人。最右边站立的一个稍为年轻的人,皱起的双眉和紧抿的嘴流露着悲愤,两手紧握着城门钥匙,他茫然望着前方,似乎感到命运的不公平,在心中无声地抗议着。右边第三个市民,死亡使他恐怖,他用双手遮住眼睛,似乎想驱散恶梦,但仍不能避开这个悲剧的命运。左边第二个,内心表现出无比的愤怒,那举手向天的手势,不是祈祷,而是对雅威未能主持正义的谴责。他目光向下凝视,半开着的口似乎要说着什么。他身边的一个市民,年纪较轻,他似乎被迸发出的爱国热情所冲动,但由于想到转瞬间将离开人世,不免引起生离死别的悲愤情感,他蹙起眉头,摊开双手,表示无可奈何的神态。在他们身后的一个市民,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虽然后面的三个市民没有前面的那么坚定勇敢,但他们仍然为了全市人民作出自我牺牲,这种壮举同样值得尊敬。

奥古斯特·罗丹以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在震撼着人民的心。这件作品不论其结构,和就其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文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显示了罗丹艺术的辉煌不凡。

创作背景

1884年,当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加莱市当局邀请他制作一座忠魂碑。义民赴难这一事件,源出于法国的历史年鉴: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加莱市本要求奥古斯特·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了解到历史后,答应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六个雕像。

作者简介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年)法国雕塑家。深受多纳泰罗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的影响,确立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他先学绘画后攻雕塑,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代表作有《思想者》《吻》、《加莱义民》、《巴尔扎克像》等。著有《艺术论》,是他创作经验和理论的总结。

艺术鉴赏

形象

《加莱义民》六位勇士站在一起,但每人的脸部都朝向不同的方向。第一位在全神贯注地思索隐藏在国王这一要求下的残暴和狠毒。第二位,也就是最年长的一位,已下定决心,尽管他肩膀弯曲,满面愁容,但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第三位手持钥匙,昂首挺胸。他的手臂刚健有力,体现出坚定的决心。他痛苦万分,但如果需要他献出钥匙和生命,他是丝毫也不会畏缩的。第四位是个温柔的青年,我们只能在背景中看清他。他顺从地向上举起双手。他没有疑虑,没有懊侮,也没有任何悲哀。如果牺牲一己的生命就能保全全城,那末他情愿去死。他面向另外两个绝望的人这两个人在照片中无法看清,似乎在安慰他们。奥古斯特·罗丹在这座纪念碑式的群像雕塑中表现英雄人物的方法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方法。在《加莱义民》中,奥古斯特·罗丹侧重于刻画英雄人物即使内心十分痛苦,但为了真理、正义和爱,也能作出巨大的牺牲的心理状态。他希望这座纪念碑能表现真情实意,而不是矫揉造作。

历史传承

1895年,《加莱义民》被安在法国加莱市加莱切里乌公园前面的一个大基座上,这与奥古斯特·罗丹的意愿背道而驰。直到后来,雕塑才移到市政厅前,而底座按照奥古斯特·罗丹的意愿设计的很低矮。《加莱义民》现立于法国加莱市市政厅前。

参考资料

艺术中心雕塑赏析 |《加莱义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搜狐网.2024-03-07

罗丹青铜雕塑《加莱义民》首度来沪.凤凰网文化.2024-03-07

加莱义民-中华读书报-光明网.光明网.2021-04-2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