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阿姜(1735—1770),出生于茶背乡岽下村,家境贫寒。自幼练习拳术,擅长打猎,且乐于助人,在当地享有盛誉。由于其英勇行为,岽下乡民为了纪念他,将他曾经藏身的瀑布岩礤角潭更名为阿姜潭。
人物经历
朱阿姜在一次狩猎过程中,偶然发现了一把铁剑和一本符咒。据传,他在锡坑坪附近发现了锡矿资源,并声称自己的铁剑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使土地变成黄金宝藏。通过挖掘和冶炼,他成功获得了锡块,这一事件使得许多村民对他产生了信任,并开始追随他。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至海阳的洪全、田东以及揭阳的坪那、五房等地。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春季饥荒导致粮食价格飞涨,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在这种背景下,朱阿姜联合揭阳监生池亨会,发动了一场农民起义,对抗前来调查的清政府军队,并取得了初步胜利。
同年九月十五日,潮州总兵萨灵阿率领军队对起义军进行了围剿,采用逐个击破的战略,首先逮捕了池亨会。随后,他们集中力量攻击岽下村的起义军营地。尽管起义军顽强抵抗,但由于人数劣势,最终120多人被捕。朱阿姜躲藏在一个岩洞中,为了避免无辜群众遭受牵连,他选择主动现身,最终被俘并送往潮州府,遭受了残酷的五牛分尸刑罚。
起义失败后,朝廷在岽下地区设立了岽脚汛,派遣一名把总负责守卫,以防再次发生类似的反抗活动。
参考资料
潘田民间传说‖明朝郭子章(潮州府知府: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委书记兼任市长)和潘田“风水宝地”.个人图书馆.2024-08-12
留隍民间传说趣闻.个人图书馆.2024-08-12
列传·卷一百十.古诗文网.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