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朝鲜族牙拍舞

《牙拍舞》是朝鲜族传统舞蹈之一,起源于朝鲜高丽时期的宫廷歌舞。这种舞蹈形式独特,舞者手持牙拍,伴随着清脆的节奏声翩翩起舞。

历史沿革

《牙拍舞》最初是朝鲜高丽时期的宫廷歌舞,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流传于民间。十九世纪时,随着封建王朝的衰落,一些宫中艺妓流落民间,使得这一舞蹈得以广泛传播。在中国安图县,尤其是明月镇、万宝、石门镇永庆乡等地,这一舞蹈得到了集体的发展和完善。

表演形式

《牙拍舞》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人数可根据场合和场地自由调整。通常情况下,表演队伍可以多达六、七十人,也可以仅由六至八人组成。舞蹈过程中,除了舞者的牙拍敲击声外,还有筝、萧、长鼓等乐器的伴奏,以及歌唱四季的歌曲。现今的表演主要使用长鼓、圆鼓打击乐器来增强节奏感。

文化价值

《牙拍舞》不仅展现了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是研究朝鲜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也是了解中国长白山地区文化的重要窗口。此外,《牙拍舞》的艺术风格体现了朝鲜民族的独特魅力,对中国朝鲜族舞蹈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保护现状

然而,由于传承人的老龄化和后继无人,《牙拍舞》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机构正在采取措施,如培养年轻一代的艺人,开展培训活动,以确保《牙拍舞》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安图县文化馆带您了解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朝鲜族牙 .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2

【记忆】独具特色的中国朝鲜族传统乐器.微信公众平台.2024-11-12

延边州安图县:提升非遗传播力 展现文化新形象.国际在线 .2024-11-12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