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魏骁勇

魏骁勇,男,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2009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电脑科学系,获博士学位,师从多媒体计算专家Chong-Wah NGO教授,其后曾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人物经历

2009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电脑科学系,获博士学位,师从多媒体计算专家Chong-Wah NGO教授,其后曾于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12年10月,魏骁勇因一段“大学教授徒手劈砖”演示力学原理的视频在网上走红,有网友惊呼“知识就是力量”,从此得名“劈砖教授”。

2013年1月,魏骁勇研发出“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成为网络焦点,“刷脸神器”入选2013年度校园关键词。

2013年6月将自己研发的一款用于警方鉴别监控视频中嫌疑人影像的软件,升级成一款“刷女”神器。

科研成就

魏骁勇主要从事多媒体计算及相关方向的研究,为多媒体计算方向国际著名团队VIREO的奠基成员之一。其负责的自动视频语义检索小组自2006年起一直在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NIST)的TRECVID年度评测中保持前5的优秀成绩。其相关著作多次发布在多媒体计算方向的顶级国际会议ACM Multimedia及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上》。

魏骁勇发表英文论文16篇,其中含SCI索引8篇,EI索引8篇,以第一作者在多媒体计算方向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IEEE Transactions系列),以第一作者在多媒体计算排名第一的国际会议发表论文4篇。

2011年论文《Coached Active Learning for Interactive Video Search》发表在美国Scottsdale举办的ACM Multimedia上,并受邀到会报告。提出的教练式主动学习模型被国际评委认定为“高风险高回报的理论(High Risk/Reward Theories)”。2012年论文《Mining In-Class Social Networks for Large-Scale Pedagogical Analysis》发表在日本奈良举办的多媒体方向排名第一的国际会议ACM Multimedia上,并受邀到会报告。首次提出课堂内关系网(In-Class Social Networks)挖掘的概念,被所有国际评委一致推荐为大会的“Brave New Ideas(大胆创新思想)”候选论文之一。

主持项目

魏骁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

社会任职

魏骁勇现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为4项香港政府研究基金项目的合作研究者。

所获荣誉

因“徒手劈砖”之举,魏骁勇2013年获得了有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之称的菠萝科学奖中的“菠萝ME奖”,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亲自为他颁了奖。2012年被科学网评选为“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的30个候选人之一。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4年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年获美国计算学会香港分部Best Demo Award。

教学风格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实践为核心的讲授方式,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和能力,教学方式曾被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加坡亚洲新闻台、香港翡翠互动新闻台、华西都市报等在内的100多家海内外媒体报道。

参考资料

魏骁勇.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2024-03-13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