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宫津市

宫津市(日语:宫津市/みやづし Miyazu shi)是位于日本京都府北部的城市,毗邻日本海的若狭湾。该市以拥有日本三大美景之一的天桥立而闻名。宫津市的总面积为172.74平方公里。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宫津市位于京都府北部的丹后半岛基部,东临日本海的若狭湾。市区被与谢野町分成南北两个不相连的区域,中间仅有天桥立的沙洲相连,但由于此段沙洲车辆无法通行,南北两区域的往返都需经过与谢野町。

气候

宫津市有着湿润亚热带气候(柯本气候分类Cfa),特点是温度和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炎热潮湿,但冬季相对寒冷,偶尔有降雪。宫津市的年平均气温为14.8°C(58.6°F)。年平均降雨量为1,917.8毫米(75.50英寸),9月份为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平均温度在8月份最高,约为26.8°C(80.2°F),在1月份最低,约为4.1°C(39.4°F)。其历史最高温度为38.8°C(101.8°F),于2018年8月22日达到,历史最低温度为-7.7°C(18.1°F),于1984年2月12日达到。

人口

根据日本的人口普查数据,宫津市的人口在2021年为16,564人。宫津市自1920年以来一直在进行人口普查。该市的人口在1945年达到顶峰,此后几十年逐渐下降。现在的人口不到二战后的一半。

历史沿革

宫津市地区在公元7世纪时原本属于丹波国与谢郡,东南部的由良地区和和石浦地区则属于加佐郡,713年被划入新设立的丹后国。16世纪末织田信长派遣细川藤孝明智光秀攻下丹后国,加佐郡及与谢郡成为细川藤孝的领地,并以宫津城为居城治理此区域。关原合战后,细川氏被改封至九州的小仓藩,丹后改由京极高知入主,最初京极高知以宫津城为居城统领整个丹后,但京极高知后来将整个丹后国分为三块分别传给三个儿子,嫡男京极高广获得宫津藩。此后宫津藩多次易主,先后曾由永井氏、阿部氏、奥平氏、青山氏、本庄松平氏治领;1871年废藩置县后改隶属宫津县,但随即又被并入丰冈县,1876年再次整并后隶属京都府。1889年实施町村制时,现在的宫津市范围在当时分属:与谢郡宫津町、城东村、栗田村、上宫津村、吉津村、府中村、日置村、世屋村、养老村、日谷村与加佐郡由良村。1954年,与谢郡下的这些町村合并为宫津市,1956年加佐郡的由良村也被并入宫津市,形成现在的宫津市范围。

经济

宫津市的经济基于农业、区域商业和季节性旅游。由于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桥立,宫津市的观光客人数在京都府内次于京都宇治市排名第三。

社会事业

宫津市有六所由市政府运营的公立小学和三所公立中学,以及两所由京都府教育厅运营的公立高中。此外还有一所私立高中。

交通

铁路

WILLER TRAINS(京都丹后铁道)运营的宫津线、宫福线和宫舞线在宫津市内有多个车站,其中宫津车站是三条铁路路线的交会车站。天桥立车站因邻近日本三景之一的天桥立,每日有西日本旅客铁道自京都、大阪等都市发车的“桥立号列车”及“东方白鹳号列车”在此停靠。此外,天桥立钢索铁道的伞松缆车也是宫津市的一个重要交通工具。

高速公路

平安京纵贯自动车道:宫津天桥立交流道 - (舞鹤市

山阴近自动车道:(与谢野町) - 与谢天桥立交流道

主要景区

- 天桥立(日本三景之一)

- 宫津天主教堂

- 甲子神社(丹后国一之宫)

- 清城旅馆(日本遗产・No43.丹后绸缎之路)

- 丹后国分寺,国家历史遗迹

- 日置地区度假公寓

- 金引之滝

- 成相寺

- 智恩寺

- 元伊势笼神社

- 滝上公园(赏樱名所)

- 伞松公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