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家屯村
鲍家屯村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下辖村,位于西秀区大西桥镇正南面,距城区二十二公里,土地面积1200亩,总人口2350人,在我村范围内,有榨油厂二家,有客运车辆3台,其它货运车辆30台。养殖场三十三家,我村交通便利,紧邻贵黄、清黄高速公路、关双公路贯穿全村,以种养殖加工,运输为主。
概况
--人口总数:2572人 农业人口:2379人 非农业人口:193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抗大旱,备秋种,大季损失小季补,千方百计保民生。
--所辖村:生产总值:3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产品、水稻、包谷 名特产品:农产品、水稻、包谷 办公所在地:鲍屯村关口田。
--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资源丰富。
简介
鲍屯村位于安顺市城区东面,距城区22公里,全村710户,2396人,村域面积4.8平方公里。其中,瓮城核心保护区2.62平方公里。
鲍屯村独有的古水利工程,获中国国家灌排排水委员会“水利遗产保护奖”;2010年,鲍屯村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荣誉称号;2011年,鲍屯古水利水碾坊被评为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2012年入选世界最佳遗产协会“精英俱乐部”。
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被称为“袖珍都江堰”的古水利工程已有600多年历史,如今仍然发挥着灌溉功能,滋养着一方百姓,为10个村民组610户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令人称奇。
鲍屯村处于乌江上游支流型江河流域。“水仓”是鲍官屯镇古水利工程的“龙头”,也是最早修建的“拦蓄引水”工程。600多年前,鲍屯先人在这里筑起了一道既能拦水灌溉,又能溢流泄洪的拦河坝,同时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向下游“小坝湾”方向开了一条1.33公里长的新河,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顺河而下,又修建5座引水坝和5条引水渠,使不同高程的2300亩田地中的大部分都能得到自流灌溉。
近年来,水利专家对鲍屯水利灌溉系统研究后发现,它的原理与都江堰水利工程相似,因此它又被水利专家称为“袖珍都江堰”。
据《鲍氏家谱》记载,鲍福宝是鲍官屯镇的创建者,也是鲍屯水利系统的创建者。据去年年初鲍屯人从“水仓”附近发现的一块“驿马井石碑”上的落款“大明庚午年立”推断,鲍屯水利系统至今已有617年的历史。
参考资料
403 Forbidden.ZAKER.202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