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羊孜颇章遗址

羊孜颇章遗址,“颇章”即藏语“宫殿”之意,位于隆子县列麦乡第4村南侧。羊孜颇章又名“甲巴赤奔颇章”,13世纪左右,由涅地一位名叫甲巴赤奔的小王所建。

正文

“颇章”即藏语“宫殿”之意,位于隆子县列麦乡第4村南侧。羊孜颇章又名“甲巴赤奔颇章”,13世纪左右,由涅地一位名叫甲巴赤奔的小王所建。原宫殿建在一条略呈东西向的山脊上,南侧是通往县域方向的公里,北侧与村庄隔河相望,遗址与公路的相对高差约40米,海拔3850米。

宫殿依山势走向呈东西一线展布,东、北、南三面皆为斜坡,西面辟有通道,形成带有军事色彩的制高点。整个建筑群中以东、中部建筑较为密集,其建筑墙体均以石块砌筑而成,规整坚实,现存墙体残高3—5米。建筑遗址中有面积为60—80平方米的殿堂,较小的房屋开间约10—30平方米不等。宫殿建筑群原包括甲喇颇章、乃丹颇章(罗汉堂)、申门颇章、享吉康、桑雍康等主要单元,另在四侧筑有坚固高大的楼,构成一座“城寺结合”而具有宗山性质的宫殿建筑群落,并具有军事防御性质。

15世纪,该建筑被来自雅一带的多林班智达所占据。十二世达赖赤烈嘉措时期利用该建筑群设立过溪卡。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