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是王小波的一部作品,于2008年由上海文艺出版总社和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是一篇关于“存在之烦”的作品,揭示了王小波的诗人本质和他对艺术与人生的核心理解。该书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它被认为是王小波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内容简介
好多年前,我在京郊插队时,常常在秋天走路回家,路长得走不完。我心里紧绷绷,不知道走到哪里去,也不知走完了路以后干什么。路边全是高高的杨属,风过处无数落叶就如一场黄金雨从天顶飘落。风声呼啸,时紧时松。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里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金色的大门。我心里一荡,一些诗句涌上心头。就在这一瞬间,我解脱了一切苦恼,回到存在本身。
开 本: 32开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5201475
包 装:平装
所属分类:图书 \u003e\u003e 小说 \u003e\u003e 社会
定价:¥20.00
编辑推荐
一篇言说“存在之烦”的作品,道出了王小波的诗人本质及他对艺术与人生的核心理解。
作品目录
作者简介
王小波(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男,中国当代学者、作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等。
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0年王小波与李银河结婚,同年发表处女作《地久天长》。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并利用1986年暑假游历了西欧诸国。19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9月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他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戛纳国际电影节。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参考资料
王小波 Xiaobo Wang.豆瓣读书.2023-11-20
三十而立.豆瓣读书.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