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三大名臣》是2006年光明日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纪连海。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的电类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对S7—200系列PLC的用户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是纪连海先生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正说清代名臣”之刘墉篇、纪昀篇、和珅篇的集结。他们都是爱新觉罗·弘历的臣子,亲厚疏近,演绎出复杂多变的政治风貌。恃才傲物,委曲求全、趋炎附势、颐指气使,这样的政治江湖谁才是赢家?不同的出身,不同的气质、不同的道路、不同的结局,三个人的命运扣人心弦,随着纪连海的讲述,数百年前的大戏再次开锣...
作者简介
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其主讲“正说清代名臣”系列(和珅、纪昀、刘墉等)激情澎湃、诙谐幽默、设问解疑、鞭辟入里,极受欢迎,收视率屡创新高,成为亿万观众热捧的超级学术明星,名列《百家讲坛》“十大名嘴”,号称“最另类”。
作品目录
简介
正说刘墉
刘墉的祖父刘是清代康熙著名的清官,曾和张伯行、陈鹏年等并称,入选《国朝循吏传》。该书写作的时间是在康熙年间,正式出版于雍正七年(1729年)。朱轼和蔡世远曾被雍正帝指定为接班人爱新觉罗·弘历——日后的爱新觉罗·弘历——的老师。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在当皇帝前由其老师介绍,已经很了解刘墉祖父的为人了。
正说纪晓岚
其实,乾隆皇帝不仅仅对汉族官员如此,对满洲官员也是如此。乾隆皇帝喜欢的满洲大臣也是两类:一类是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又有学问的,比如和、福康安;第二类是世代均为清代高级官吏的满洲贵族,比如章佳·阿桂。可惜,纪昀完全不符合乾隆皇帝的要求:他既不相貌英俊、仪表堂堂,其家也不属于世代为官的。
正说和珅
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和珅与弟弟和琳在经过了几年的私塾学习之后一起考上了当时京城最好的学校——咸安宫官学。学校办到了故宫内,可见咸安宫官学非同一般的特殊地位。这所学校实际上是一所国家高级干部培训学校。咸安宫官学的管理是极为严格的,负责管理学校的官员必须是翰林,学校内的老师也大多是翰林,极少数不是翰林的也都是那个时代享有盛名的饱学之士。
参考资料
纪连海新解乾隆朝三大名臣.豆瓣.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