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四书大全

四书大全

《四书大全》是由明代翰林学士胡广等人奉皇帝命令编写的散文作品,共计三十六卷。这部著作在明朝永乐十三年由皇帝亲自撰写序言并颁布于世,被尊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长达两百多年。书中对元代倪士毅的《四书辑释》进行了少量修改,对于了解明朝士大夫的知识基础具有重要价值。

古籍简介

《四书大全》是一部包含三十六卷的古籍,属于通行版本。该书是在明朝永乐十三年由翰林学士胡广等人受命编纂而成。

四库提要

《四书大全》是明朝永乐十三年由翰林学士胡广等人奉皇帝命令编纂的作品。成祖亲自主持编写了序言,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达两百年之久。该书是对元代倪士毅的《四书辑释》进行了微调。据顾炎武在《日知录》中的记载,自从朱熹创作了《大学、中庸章句》《或问》《论语、孟子集注》之后,黄氏创作了《论语通释》。其中将《语录》附在朱熹的《章句》下的是真氏首创,祝姓模仿这一做法,创作了《附录》。此后还有蔡氏的《四书集疏》、赵姓的《四书纂疏》、吴氏的《四书集成》,这些作品都被批评过于冗杂。于是陈氏创作了《四书发明》,胡姓创作了《四书通》,而陈栎的学生倪士毅将这两部作品合并,并进行了修订,命名为《四书辑释》。永乐年间编纂的《四书大全》只是对其进行了轻微的增删,其详细程度有时不及倪士毅的版本。《大学》《中庸》《或问》的内容基本一致,但偶尔会有错误。倪士毅还创作了《作义要诀》一卷,附在陈悦道的《书义断法》后面,至今仍有流传。他可能是为了科举考试而创作《辑释》。最初,《四书大全》与《五经大全》一同发布,但由于当时的考试制度更重视《四书》的意义,因此《五经》大多被搁置,人们主要研究和校订的是《四书》。后来出现了大量的《四书》讲解书籍,都是受到《四书大全》的影响。可以说,从汉朝到宋朝的传统学术,在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们特别记录保存了这本书的信息。

参考资料

并非“塞责抄誊”:《四书大全》取材撰述新论.光明网.2024-08-19

《四书大全》·1.汉程国学.2024-08-19

四书大全  四书集注大全凡例.个人图书馆.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