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芒芨芨草
短芒芨芨草(学名:Achnatherum breviaristatum)是禾本科芨草属下的一个种,主要分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岷县海拔2100米的山坡草地和干燥河谷中。该植物为多年生,须根坚韧,秆直立,基部具有草黄色光滑而坚硬的鳞芽。叶鞘光滑无毛或微糙涩,长于节间;叶舌长圆状披针形,纵卷如线状,上面有小刺毛,下面平滑,边缘具细刺。圆锥花序直立,紧缩,背部两侧脉附近密生与体约等长的白毛,基盘钝圆,具细毛;内稃与外稃等长,脉不显著,背面近基部亦具柔毛。
形态特征
多年生,须根坚韧。秆直立,高约150厘米,具2—3节,基部具有草黄色光滑而坚硬的鳞芽。叶鞘光滑无毛或微糙涩,长于节间;叶舌长圆状披针形,长达13毫米;叶片长达50厘米,纵卷如线状,上面有小刺毛,下面平滑,边缘具细刺。圆锥花序直立,紧缩,长约30厘米,宽约5厘米,主轴每节具数分枝,短者基部即着生小穗,长者达10厘米,自中部着生小穗;小穗柄长2—10毫米,具细小刺毛;小穗长6—6.5毫米;颖膜质,边缘透明,基部熟时呈浅紫色,第一颖长约6毫米,基部具5—7脉,第二颖长约6.5毫米,基部常具5脉;外稃长约5毫米,具5脉,顶端具2微齿,裂齿间着生长3—4毫米的芒,背部两侧脉附近密生与稃体约等长的白毛,基盘钝圆,具细毛;内稃与外稃等长,脉不显著,背面近基部亦具柔毛,鳞被3,披针形,带黄褐色;雄蕊3,浅黄色,花药长3.5—4毫米,顶端具毛;子房平滑,具毛刷状柱头。花期6月。
生长环境
短芒芨芨草生长于海拔2100米的山坡草地和干燥河谷中。
分布范围
短芒芨芨草产于甘肃(岷县)。模式标本抄采自自甘肃岷县。
保护现状
2021年8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短芒芨芨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同时,该物种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