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平鲉(学名:Sebasttodes fuscescerns)是一种体长20-30厘米,体重100-300克的侧扁鱼类。其头部背棱较低,后端具尖棘,吻部尖,下颌长于上颌,两颌、犁骨及胯骨均具细齿带,上颌外侧有一条黑纹。
形态特征
吻较尖,下颌长于上颌,两颌、犁骨及胯骨均具细齿带,上颌外侧有一条黑纹。头部背棱较低,其后端具尖棘。眼大、高位,眼间隔约等于眼径,眶前骨下缘有3个钝棘。背鳍1个,中间有缺刻,具13鳍棘、12鳍条;胸鳍较大;尾鳍圆形,臀鳍具3棘、7鳍条。全身除两颌、眶前骨和鳃盖无鳞外均被细圆鳞。背及两侧灰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纹,胸腹部灰白色。背鳍黑黄色,其余各鳍灰黑色。为冷水性近海底层鱼类,体长达400余mm。体亚流线型。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之。渔获旺季为每年的4~6月份。
栖息环境
眶下骨细弱,棘和棱不发达,各鳍正常,适于自由游泳。胸鳍下部不分枝鳍条具感觉能力,可用来探索食物。常栖息于近海岩礁和泥沙地带,以小鱼、甲壳亚门和等足目等为食。幼小个体多分布于沿岸,大型个体常活动于深水急流处。生殖季节为4-6月,卵胎生,仔鱼在雌体内发育,产出即会游泳。
参考资料
海里也有黑鱼(黑鮶鱼),它的肉质和味道比淡水黑鱼可要强得多了.-.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