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岩雷鸟新疆亚种

岩雷鸟新疆亚种(学名:Lagopus muta macrorhynchus)是岩雷鸟的一种亚种,其体型属于中小型鸟类,雄鸟体长约38厘米,重约380克;雌鸟体长约36厘米,重约450克。这种鸟类的羽色与柳雷鸟相似,夏季羽色偏浅,呈皮黄灰色,冬季全身白色,仅尾部黑色。它们的眼睛周围有一条宽阔的黑色过眼纹,虹膜褐色,嘴和爪子均为黑色。岩雷鸟新疆亚种主要分布在新疆阿勒泰、青河、富蕴等地的阿尔泰山地区。

形态特征

岩雷鸟新疆亚种是岩雷鸟的一个亚种,体长约为36-40厘米。夏季时,上体呈现黑褐色并带有黄棕色斑纹,羽端具有白色边缘。喉部和胸部为沙黄色,带有黑褐色横斑。下体为白色,尾巴为黑褐色,末端有白色边缘。脚和趾部都被白羽所覆盖。到了冬季,无论是雌鸟还是雄鸟都变为全白色,但尾巴保持黑色。自嘴角延伸至眼睛后面的是一条宽大的黑色过眼纹。虹膜颜色为深褐色,鸟喙颜色从角质色到黑色,脚爪上有白色羽毛覆盖。

栖息环境

岩雷鸟新疆亚种生活在森林草原地带,除北极冻原带、冻原灌丛森林、多岩石的草甸地带外,还会出现在高山针叶林、高山和亚高山草甸等高山地带。夏季和秋季,它们主要栖息在高山针叶林、矮桦灌丛、草甸和高山草原等地区,而在冬季会迁移到气候较温暖的地方。

生活习性

岩雷鸟新疆亚种在非繁殖期间大多成群活动,一般由3-5只组成小群,冬季时甚至能聚集超过100只。它们主要在地面活动,夜间则会在雪穴中休息。其食谱主要包括桦树、柳树以及其他多种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嫩枝、芽苞、叶子、花朵、浆果、种子和果实等。

繁殖方式

岩雷鸟新疆亚种的繁殖期为每年的6月至8月。在此期间,雄鸟会划分领地并在领地内不断鸣叫和飞行,以吸引雌鸟。如果遇到其他雄鸟入侵,雄鸟会展开攻击行为。当雌鸟进入领地时,雄鸟会表现出强烈的求偶行为,包括展开尾羽、半张翅膀并向雌鸟靠近。雌鸟则会低下头,微张翅膀,身体向前倾斜。随后,雄鸟会跳到雌鸟背上,通过咬住后颈羽毛的方式完成交配。一只雄鸟可能与2-3只雌鸟交配。雌鸟在交配后会单独筑巢,巢址通常选在雄鸟领地内的灌木丰富的高山苔原或山坡岩石附近。巢穴简单,每窝产卵6-13枚,卵壳呈赭色,带有密集的栗色斑点。孵化期大约持续24-26天。幼鸟孵出后,会跟随亲鸟迁移到更高海拔的湿润温暖的山坡地带,并形成大型群体。

分布范围

岩雷鸟新疆亚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新疆的阿勒泰、青河、富蕴、布尔津、福海、哈巴河等地的阿尔泰山地区。

亚种分化

岩雷鸟新疆亚种是岩雷鸟在中国境内的唯一亚种。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岩雷鸟新疆亚种的分布范围广泛,未达到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估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参考资料

岩雷鸟 Rock Ptarmigan.波奇网.2024-11-17

岩雷鸟.美篇.2024-11-17

岩雷鸟.河南省科学技术馆.2024-11-17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