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特大交通事故

特大交通事故是指凡一次事故造成死亡3人或3人以上,或重伤11人及11人以上,或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及8人以上,或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及5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折款6万元以上的事故。

特大交通事故赔偿标准包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财产损失赔偿标准和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定义

根据《公安部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事故分为四类: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其中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其中,死亡是以事故发生后7天内死亡的为限,重伤标准按《人体重伤鉴定标准》执行,财产损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财产直接损失折款。

特征

发生时间

7、8月份和12月份特大交通事故高发。2月份,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旅客出行明显多于往日,造成公路客运流量明显增长,因此,事故率才相对高些。特大交通事故的周分布,显示了休息日事故高于平均水平的反常现象,主要是因为休息日执勤交警的人数一般要少于工作日,路面控制能力有所下降,从驾驶员这方面来说,也会从主观上认为休息日路上没有(至少比平常少)警察,导致超速、超载等违章行为增多,诱发特大交通事故。

地形和道路线形

同样一种原因造成车辆翻车,在平原地区就会造成几个人轻伤,甚至无人身伤亡、无经济损失,但在山区就会是车辆坠下几十米深的山崖、翻入几十米深的河流中,造成数十人人的伤亡而成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山区道路的弯、坡较多而且坡陡弯急,在过这种道路上稍有疏忽或发生制动失灵、转向失效等机械故障。

交通方式

大客车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的最主要车型,因为大客车上装载的的人多,一旦发生事故,容易导致多人伤亡,尤其是在翻车、坠里、坠河等事故。另外,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等车辆违章进行客运而造成特大交通事故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在一些边远山区,交通不便,拖拉机和农用运输了车就成了农民主要的中、远途交通工具。这些车辆对人体基本没有保护,一旦发生事故,尤其是翻车,乘客容易受到伤害,严重的导致死亡。

事故原因

人的主观因素是造成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人是交通参与者、车、路、环境等交通要素中的惟一的能动因素。从驾驶员本身来说,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章超车、违章会车、违章占道行驶等造成特大交通事故最多的违章情节都带有主观性质。从直接原因来说,机械故障引发特大交通事故的情况也严重。在山区道路上行车,制动失灵、转向失效等机械故障是危险的,会造成车辆翻下山沟,其后果比撞车、追尾事故要严重得多。

事故形态

翻车、坠车是特大交通事故的主要形态,因为这两种事故形态容易造成人身伤亡,酿成特大交通事故。

单位所属行业

公路运输和个体运输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最多的两个行业。个体运输业的发展,是经济高速增长、人员频繁流动的产物,为了抢时间、抢客源抢货源、多赚钱,个体运输车辆的超速、超员、超载、强超抢会、占道行驶、随意停车、疲劳驾驶等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违章情节严重。公路运输部门现在实行承包,其情况与个体行业基本类似,而且由于车不是自己的,开病车等现象有时严重。

交通肇事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负事故主要或全部责任的肇事者,要追究刑事责任

1.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1)造成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上的。

(2)重伤1人以上,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

(3)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3万元至6万元之间的。

2.具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视为“情节特别恶劣”,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造成2人死亡。

(2)造成公私财产直接损失的数额,起点在6万元至10万元之间的。

3.具有下列情节之一,并符合上述“1”或“2”的规定,按照“1”或“2”的规定从重处罚:

(1)犯交通肇事罪,畏罪潜逃,或有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或隐瞒事故真相,嫁祸于人的。

(2)酒后驾车的。

(3)非司机驾驶机动车辆的。

(4)驾驶无牌照车辆的。

(5)明知机动车辆关键部件失灵仍然驾驶的。

(6)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

处理工作步骤

受理报案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现场处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马上停车

在汽车运行安全的情况下马上停车,关掉引擎(以免汽车起火)并打开紧急灯让其闪亮;立即记下对方车的牌号(车上应随时备有笔和纸,甚至照相机),以防对方在出交通事故后开车跑掉。

发出警示

保护好现场;向其他车辆发出警告,亮起危险警告灯;在路上摆放三角形警告牌;如有需要,再用其他方式示警。

估计情况

迅速估计现场情况,事故涉及多少人,受伤人员数量及状况,涉及多少辆车,漏出的燃油是否会着火,现场是否有人受过急救训练。

护理伤者

切勿移动受伤者,除非伤者面临危险(如着火、有毒物体渗漏),因为您的移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伤者仍在呼吸,且流血不多,则旁人不可做任何事情,除非确实懂得怎样护理伤者;不可给伤者喂任何食物或饮料。

防止其他危险

关掉所有肇事车辆的发动机;禁止吸烟;当心其他易燃物品;尽可能防止燃油泄露;当心危险物品,慎防危险性液体、尘埃及气体积聚。

求救

需要求救时,派人去求救或使用身边的移动电话,在高速公路上可使用路边的求救电话。求救时详细说明发生意外的地点及人员伤亡情况。

责任认定

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裁决处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赔偿调解

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定损

为确定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主持下,委托物价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或者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对肇事车辆、受损物品进行损失价格评估鉴定。涉及保险车辆时,要通知有关保险公司参与鉴定。其鉴定结论书作为车辆损失赔偿的依据。

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6条的规定,包括以下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护理误工费、社保补缴费、重新入职损失费、重新找工作短期生活费、暂时失业费。住院采购费、返乡跨省交通费、县内交通费、跨县交通费、护理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院跑腿费、起诉取证跑腿费、差旅费、因伤服药缝合输液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和疼痛费、各类复印费、衣物报废或财产损失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康复费、后续治疗费、丧葬费、死亡补偿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精神损害抚慰金。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以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赔偿数。

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原则上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对于局部可修复的车辆、设施和物品,应当赔偿维修费;因局部损失导致贬值的,还应当赔偿贬值部分的损失;对于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其实际价值。

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遭受的间接损失,侵害人并应当赔偿损失。例如,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精神损害是一种外人无法计量的无形伤害,对于精神损害的大小和程度一般无法用物质尺度来衡量,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对于精神损害抚慰金,只能依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区经济环境,当事人的身份,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当事人在案件中责任的大小,社会影响力等由法官依据自由裁量权在一个类似客观合理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确定。

法院起诉

如双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调解无效,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终止调解,并发给调解终结书,由当事双方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

当事人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处罚不服,可在接到处罚裁决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议。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接到复议申请书后30日内,应做出复议决定。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外,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当事人可在接到认定书后15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申请重新认定。

有关工作时限

暂扣车辆

因检验、鉴定需要,暂扣肇事车辆,期限为20日,经上级批准可延长20日。

尸体处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检验或鉴定后,通知死者家属在10日内办理丧葬事宜。

责任认定期限

特大事故20日内。经上级批准,可延长20日。

赔偿调解期限

损害赔偿调解期限为30日,必要时可延长15日。

相关案例

2023年1月8日,南昌市南昌县幽兰镇桃岭村路段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造成20人死亡、19人受伤。

2024年3月19日,G59呼和浩特—北海高速公路(北呼方向)西家塔隧道内发生一起大型普通客车碰撞隧道壁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现场造成14人死亡,多人送医院救治。发生事故大巴为河南省牌照,事故发生时车上有人员51人。

参考资料

奔驰失控撞死4人!属于特大交通事故吗?.今日头条.2025-02-05

交通事故处理常识.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政府.2025-02-05

华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华安县突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的通知.漳州市华安县人民政府.2025-02-05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布有哪些方面.今日头条.2025-02-05

什么是重大交通事故?.今日头条.2025-02-05

江西南昌“1·8”20死19伤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百家号.2025-02-05

山西高速发生特大交通事故致14人遇难;官方通报“13岁男孩性侵8岁女童警方不予立案”;易雪飞被查;2月分年龄组失业率公布.百家号.2025-02-05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