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良知(1558-1638),字未孩,号玉,江西新建乔乐乡人,明末政治人物。
人物介绍
早年乡试落第,因与宋应星家族有世交,故曾担任宋应星兄弟幼年时期的塾师。万历四十年(1612年),邓良知中举人,次年联捷进士。任南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令。因政绩卓著,被封「文林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升礼部司员外郎,制订《科场条约》。
此後,邓良知转任福建兴泉兵备道,镇守兴化府、泉州府海防,抵御倭寇。天启五年(1625年)任广东布政使司参政,两年後致仕归里。崇祯十一年(1638年)卒。
其他
崇祯元年(1628年),邓良知七十大寿,宋应升写下《大参玉翁邓老先生七十寿序》:
“今上崇祯首元,岁纪戊辰(1628)仲夏初吉(五月一日),则我舅氏玉笥先生七十览之辰。时先生方从参藩(参政官署)归寿之日,荣问四至,中国嘉德氤。然而忆六十九年中,驰封绸叠。则显扬已无遗憾。矢忠广惠,则上下已并声施。裕后开贤,则天伦方饶乐事。而起视先生,则发尚玄,视听视中身无少异。则相与窃窃然私计曰:是遵何操而能若是?其谦之得宜耶,其厚之能载耶?抑其达而於世未数数然耶?是数者,先生皆有之,则先生尝微而贵矣。然且滋宜恭,先生尝贫而富矣。然且滋好德,先生尝晚而遇矣。然且滋无忧,以是称先生,祝先生寿。⋯即我党二、三君子,或曾被荣接,辄以登龙;或积荷师模,方欣附风,情并欲见乎辞。⋯乃匠意选词,雁行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