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柯树勋

柯树勋(1862年9月13日-1926年5月29日),男,字绩丞,出生于广西柳州府马平县畸田村。他在清朝晚期担任云南河口巡防营管带,并在民国初期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地区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物经历

柯树勋自幼聪明伶俐,喜欢结交朋友,擅长武术、骑马和射箭。他曾参加武举考试并被录取。1881年越南战争爆发时,他加入军队,成为岑毓英部下的何元凤总兵的援右营帮带。在随后的战斗中,他率领部队攻占了多个城镇,迫使法军撤退并签订和平协议。他的英勇表现使他获得了晋升,并先后负责多项军事和行政事务。1910年,他成功平定了西双版纳勐遮土司的叛乱。1912年,他提出《治边十二条陈》,建议在边境地区实行“土流并治”的政策,这一提议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因此设立了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柯树勋担任总局长。在他的领导下,边区的政治和社会秩序得以维持,他还推动了一系列发展项目,包括交通建设、金融业务、邮政服务以及教育事业。1924年,他带领当地土司前往昆明市会见督军唐继尧,促进了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1925年,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更名为普思殖边总办公署,柯树勋继续担任总办。1926年5月,柯树勋因病去世,享年63岁。在他逝世之前,他确保自己没有私藏任何财产,并被追赠为陆军少将

主要作品

柯树勋留下了两部重要的著作,分别是《普思沿边志略》和《龙江诗集》。这些作品记录了他的生活和工作,也反映了他对边疆地区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柳州历史名人•柯树勋.柳州地情网.2024-09-11

马健雄:“边防三老”——清末民初南段滇缅边疆上的国家代理人.微信公众平台.2024-09-11

民国时期,车里的内地化与国家认同确立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阶段?.百家号.2024-09-11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