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祉

白家祉,石油工程力学专家,教育专家。他在石油钻井领域的多项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包括论证链条传动存在的“临界转速”,改进链条传动的设计与制造精度,解决了油田钻井中广泛使用的柴油机曲轴断裂问题。他提出的“纵横弯曲法”得到了国际认可,并被称为“白家祉方法”。他还发明了“圆桶型方位控制器”,并在油田应用中获得国家专利。主持完成的“定向井、丛式钻井技术研究”成果荣获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被评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

人物经历

早期生活

白家祉,1917年6月11日出生于河北省易县梁各庄。父亲白广善是一名军医,于1931年去世。家中子女众多,家庭经济状况艰难。1935年,白家祉考入清华大学公费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随学校南迁至昆明市,1939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毕业,获得学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45年,他考取清华大学第六期留美公费生,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之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H.M.Westergarrd教授研究结构动力学。

教育与职业

1949年,白家祉获得哈佛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后,返回新中国。他曾在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任教授,参与北京石油学院的筹建工作,并在该校担任多个职务,包括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教务长等。1953年起,他开始在北京石油学院讲授多门课程,并编写教材。1956年,他成为副教务长,并开始招收副博士研究生。1958年,他在政治运动中遭受不公正对待,直到1980年平反。1962年,他调至西安石油大学,继续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0年,他加入石油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钻井工程研究所,担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负责定向钻井课题组的工作。在此期间,他完成了国家“七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在1984年成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7年8月,白家祉退休,但仍继续从事科技咨询工作。

科研成就

白家祉在石油钻井领域的研究涵盖了链条传动、柴油机振动理论、钻井泥浆流变特性等多个方面。他对链条传动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临界转速”现象,并发表了相关论文。在柴油机曲轴断裂问题上,他通过精密计算发现并解决了曲轴共振问题,提高了柴油机的可靠性。在定向井轨道控制理论方面,他提出了“纵横弯曲法”,并在国际石油工程会议上发表了相关论文。他的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计算准确性,还大幅降低了计算工作量。他的“圆筒型方位控制器”在油田应用中表现优异,获得了国家专利。

荣誉与成就

白家祉在“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定向井、丛式钻井技术研究”中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部级)1990年科学技术特等奖。他被评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并受邀参加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财政部联合举办的表彰大会。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白家祉方法”。

研究推广

白家祉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他的“纵横弯曲法”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并收录进了教科书中。他的“圆筒型方位控制器”在油田的应用中显示出了卓越的性能,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个人作品

白家祉的主要著作包括《套筒滚子链条回转不均匀性的计算》、《带屈伏值的假塑性流体的双曲模式方程与压降计算式》及其实验验证、《应用纵横弯曲连续梁理论求解钻具组合的受力与变形》、《关于稳斜钻具的选择》、《A New 设计 of Azimuth Controller for Rotary Drilling》、《纵横弯曲法对钻具组合的三维分析》以及与苏义脑合著的《井斜控制理论与实践》。

参考资料

遇见大师||白家祉:新中国第一位石油机械学教授.遇见大师||白家祉:新中国第一位石油机械学教授.2024-11-18

白家祉:我国石油机械的鼻祖.中国能源网.2024-11-18

中国最“油”211大学,竟是四六级发源地.百家号.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