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鹊喜是词牌名,最初由宋代词人周密创作。该词牌并未收录于《嗣律》和《祠谱》,直到唐圭璋编纂的《全宋词》中才首次出现。闻鹊喜为双调,共有45个字,前后片各包含四句四仄韵。
历史沿革
闻鹊喜作为词牌名,最早出现在宋代周密的《苹洲渔笛谱》中。此外,唐朝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五代十国冯延巳的《谒金门》中也有提及:“举头闻鹊喜。”
形式特征
闻鹊喜的词牌形式为双调,共计45字,前后片各四句四仄韵。具体格律如下所示:
○●▲,●●○○○▲。○●●○●▲,●○●▲。
●●○○○▲,○○○●○▲。○●○●○●▲,●○○●▲。(注:○=平●=仄△=平韵=▲=仄韵◎=本为平声韵,亦可用仄声⊙=本为仄声,亦可为平声韵)
代表作品
作品原文
闻鹊喜● 吴山观涛
【宋】周 密
天水市天碧,染就一江秋色。鳌戴雪山龙起蛰,快风吹海立。
数点烟鬟青滴,一杼霞绡红湿,白鸟明边帆影直,隔江闻夜笛。
作者简介
周密(1232- 1298),字公谨,号草窗、苹州,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弁阳啸翁。其先济南市人,曾祖父周秘南渡,寓居吴兴(今湖州市)。少从父周晋宦游浙、闽。景定二年(1261)入临安府幕僚,监和剂局。咸淳间历两浙运司掾、丰储仓检察。约景炎初(1276),为义乌令。入元不仕,迁居杭州市,悉心著述,著作宏富,有《草窗韵语》六卷,《苹州渔笛谱》二卷,《草窗词》二卷,《癸辛杂识》六卷,《齐东野语》二十卷,《武林旧事》十卷,《浩然斋雅谈》三卷等三十馀种。其家世生平见所撰《弁阳老人自铭》及《癸辛杂识》、《齐东野语》诸书。《宋史翼》有传。宋亡后所撰,意在存宋末文献。所集《绝妙好词》七卷,江湖词人多赖以存姓氏。草窗词远祧清真,近师白石,与吴文英亦称“二窗”。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公谨敲金戛玉,嚼雪盥花,新妙无与为匹。”又《四家词选》云:“草窗最近梦窗,但梦窗思沈力厚,草窗则貌合耳。”戈载《宋七家词选》云:“草窗词尽洗靡曼,独标清丽,有韶倩之色,有绵渺之思,与梦窗旨趣相侔。二窗并称,允矣无忝。其于律亦极严谨,盖交游甚广,深有切之益。”陈迁焯《云韶集》卷八:“梦劘窗、草窗大致相同,昔人已有定评。然两家之师白石,取法皆同,但梦窗高处人不易知,草窗高处一望而知,此其同而不同者也。及细按之,其实梦窗何尝沉晦,人自领略不到耳。草窗亦不仅轩豁呈露,其骨韵之高,仍与梦窗无二,真一时两雄也。”
词作赏析
周密的《闻鹊喜●吴山观涛》描写了壮观的钱塘潮。词上片描绘了海潮来临前平静的江面,以及潮水汹涌而来的震撼情景。下片则展现了潮退之后的宁静景象。词人在描述自然景观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感受,使得整首词既有壮阔的画面感,又有细腻的情感体验。结尾处的“隔江闻夜笛”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参考资料
“喜鹊叫!好运到!”.凤凰网.2024-10-24
周密.古诗文网.2024-10-24
《闻鹊喜·吴山观涛》周密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周密诗.句子控.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