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武维

武维,电影导演、编剧。

曾以摄影、副导的身份参与电影《笔仙惊魂》《那年夏天》《台风》《喜马拉雅王子》《毕业前线》,电视剧《爸爸父亲爹》等影视剧的创作。

2008年自编自导电影处女作《金色外滩》,影片以突出的现实主义美学被世界影坛关注,先后被邀请参加维也纳电影节、卢加偌电影节等20多个国际影展。

童年往事

武维,原名张祥武,70年代生于湘赣边界的江西省铜鼓县。自幼爱好文艺、体育,中学就代表学校参加县里高级别的“青年歌手大赛”,在强手如林的青年面前还是少年的武维就以从容自如、毫不逊色的表现力压群芳荣获二等奖。大学担任学生会文体部长期间创立“五子登科”偶像组合,象四大天王一样经常在校内外演出。

光影之路

1999年,武维问父亲:“我不想呆在电视台了,每天出去采访就是吃吃喝喝,我还那么年轻想出去闯一闯”父亲没有反对,武维就这样义无反顾地离开了电视台。     2002年,武维考入谢晋导演担任院长的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导演专业学习,03年的冬天在简陋的工作室完成了首个横跨世纪的史诗电影剧本《刺青年代》。     2005年夏天,武维走进江西山区一个叫梁小学的老师家,白天写剧本晚上听鸟鸣,20多天下来反映乡村教师题材的电影剧本《石头小学》就这样诞生了。同年,“马加爵事件”轰动全国,“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到底怎么啦?”一个大大的问号强烈冲击着武维,2007年武维立刻邀请到大学教授刘海波和好友任正一起根据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为原型创作了电影剧本《金色外滩》。2007年,年底电影摄制组在“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县开机,40天后电影杀青于上海体育场旁的“春季大型招聘会”。2008年底电影完成了最后剪辑,受广电总局领导的建议片名由当初的《给我一张床》改为《金色外滩》。电影《云娜》摄制组正在宁波市外景地拍摄一场银行的戏,担任电影主创的武维接到国家广电总局的电话:“你的电影《石头小学》同意立项,什么时候来拿一下拍摄许可证”。那一刻武维没有特别喜悦,只是在内心告诉自己“电影是一生的事业,要慢慢享受。。。。。。”主要作品    2003年,文学剧本《刺青年代》,编剧     2004年,文学剧本《石头小学》,编剧     2005年,纪录电影《毕业前线》 ,导演     2006年,电 影《那年夏天》 ,副导演     2008年,电 影《金色外滩》,导演     2009年,电 影《 云 娜 》,美术师     2011年,电 影《笔仙惊魂》,执行导演     2012年,电视系列剧《我是实习生》,导演    2013年,电视剧《爸爸父亲爹》,副导演、演员    2014年,纪录电影《中国通史》,导演    2014年,电 影《时尚教母》 ,导演 电影《金色外滩》类型:青春、励志、爱情 片长:94分钟 编剧:任正、刘海波 导演:武维 主演:晨阳、孙可儿、沈居辉吕晓霖 故事梗概:法律大学毕业生洪涛在求职的路上处处碰壁,梦想瞬间转为一个基本的要求“金色外滩”。巧遇何太太后得以在房地产公司上班,不久地产商的欺诈行为被正义的洪涛在媒体面前报了光,被无情的辞退了。电影《笔仙惊魂》类型:恐怖,惊悚,悬疑 片长:92分钟上映;2012年6月8日  主演:何杜娟翟子陌王一柴碧云午马 故事梗概:影片是以在年轻人群中广为盛行的招灵游戏“笔仙”为背景,该影片讲述的是两对某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在租住的四合院里,无聊之余不知由谁提起了玩笔仙。可他们却犯下了请笔仙的最大禁忌,从此,一件件怪事不断在他们身上发生。获奖情况立足现实,发现人性之美---这是《金色外滩》影片的主题,影片拍摄于“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县和经济高度活跃的国际大都市上海市。梦想、都市、真实、虚伪、欲望、反抗,现代大学毕业生的生存状态,影片塑造了一位名牌大学法律毕业生洪涛的职场际遇直指“当代大学即毕业文凭批发站”的深刻社会现实,影片以突出的现实主义美学被圈内广受关注,先后被邀请参加维也纳国际电影节、卢加偌国际电影节等20多个国际影展。

参考资料

我和我的归属感-《金色外滩》影评.豆瓣电影.2014-12-20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