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老河口市市区东南22公里,南距襄阳市市区45公里。316国道穿境而过,百里生态丹渠、西排子河、红水河润泽其间,中亘秦楚通,俗称“鄂北粮仓”。全场版图面积174平方千米(2019年),其中耕地17.05万亩,水面2.1万亩,山场、林地面积9.8万亩,辖设33个行政村(包括32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0200人(2019年)。
行政区划
张集镇辖村委会32个: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位于老河口市市区东22公里,南距襄阳市市区45公里,全场版图面积1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3万亩,水面2.1万亩,山场、林地面积9.8万亩。
经济
综述
张集镇生产总产值84500万元(现价),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为36000万元、39500万元,90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8%、15%。在农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12000万元,亩平800元;经济作物9000万元;渔业2600万元。农产品总产量分别为:粮食71800吨,(其中小麦分别为29000吨,水稻28100吨)、油料作物2330吨,瓜果4500吨,肉类3000吨,水产品2500吨,禽蛋4700吨。
张集镇各项税收630万元,财政收入1100万元,支出1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0元,比上年增5%。
张集镇个体工商经营户1300户,实现经营总额7000万元,税金1400万元。
2006年,着力打造完善农村“四大体系”,推动了全镇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福利保障体系:累计投资150多万元,先后改造建设4所福利院,总占地12800平方米,集中收养五保老人258人,实现五保老人应保尽保,并配套划拨菜地135亩,办养猪场2个,年出栏80头,养羊场2个,年出栏60只;全镇全面实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加人员达33000多人,占农业人口99%;农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927人,其中3500退休农工已按月领取养老金。社会治安稳定体系:先后为政法部门配备2台警车,投资18万元在集镇主要街道和路口安装了16个电子监控器,实施全天候监视,并成立农家保安队,在全镇范围内巡察,有效地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通过近两年“跑省进京”,得到上级的大力支持,先后争取项目与资金890万元,整修境内7座水库中的6座,维修泵站8处,渠系12千米,生产桥5座;新建通村水泥路32.8公里,沙石晴雨路63.5公里,有效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科技服务体系:根据农业部有关优质粮食和小麦种子生产的要求,5月成立了五谷丰种业公司,配备了地力、气象、农情监测和配肥站等设施,添置1台农业科技服务车,配套完善摄像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按农业生产区域成立5个新农村建设服务中心,可以立体式地对农民群众进行农业科技服务,先后累计培训农村农业技术人员8000多人(次)。全镇(场)社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跃居全省中国农垦集团系统前列,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十一五”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示范农场。4万亩标准粮田及配套农机装备项目已顺利通过农业部、省农垦局、省发改委的评审,将于2007年建设完工,形成了8.6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2000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十五”第一批商品粮基地);万亩红薯生产基地,建起了华明、金著两个红薯“三粉”深加工龙头企业、1500亩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和百万只(头)畜牧生产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场办企业全部完成了改制改革,实现了民营化,盘活存量资产2000多万元。硬化路面30公里,集镇新装路灯47盏。粮食总产量达6.1万吨,优质粮食产业日臻壮大,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商品粮基地农场;乡镇企业走出了连续多年亏损的恶性循环,扭亏为盈;农民人平纯收入持续增长,农民工人平纯收入3800元,居全市中上游水平;财政形势日趋宽松,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200万元。小城镇建设飞速发展,由原来不足0.3平方公里、一条街道、近千户、3000人的小集镇发展成为今天的纵横8条街、占地2平方公里、集镇住户3000多户、12000多人的新型商贸性城镇,并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中心城镇。
社会
教育
张集镇中小学名录
参考资料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张集镇地名介绍.博雅.202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