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蒋兆和故居

走进青瓦白墙,随着一幅幅人物作品映入眼帘,仿佛穿越时空与大师面对面交流。2014年11月7日,中国一代水墨画宗师蒋兆和的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共展出包括他的代表作《流民图》等相关作品复制品40多件。

据介绍,市民可免费参观,感受一代宗师的艺术情怀。

基本概况

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卿巷子,古朴的青砖围墙围合着故居院落,金字黑底的“蒋兆和故居”牌匾悬挂在正门门楣上,这便是一代宗师蒋兆和的故居。

青瓦屋顶、白色粉饰的篱墙,两排故居呈直角排列,分别是客堂和卧室,共二十多间房屋。正对大门的一间房间内,正墙上悬挂着蒋兆和的自画像,侧面墙上则是蒋兆和的代表作《流民图》复制件。在四合院中央,有一株20多米高的桑树,据介绍,蒋兆和生活在泸州的时期,这棵桑树就是院里的景观树。

“从故居里的陈列品中可以了解蒋兆和一生的轨迹,以及他一生的成就,院内的更多细节还原了蒋兆和幼时的生活场景。”龙马潭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蒋兆和故居建于清末,原为坐东北朝西南,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后仅存厢房和部分后厅,面积约789平方米,面阔20米,进深33米。

故居正对大门的一间房间内,正墙上悬挂着蒋兆和的自画像,侧面墙上则是蒋兆和的代表作《流民图》复制件44件。从故居里的陈列品中可以了解蒋兆和一生的轨迹,以及他一生的成就。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故居的四合院内,还有一株中央有一棵20多米高的桑树。据了解,在蒋兆和生活在泸州市的时代,这棵桑树就是院里的景观树。院内的更多细节还原了蒋兆和幼时的生活场景。

人物介绍

蒋兆和(1904-1986)原名万绥,3岁时改名兆和,男,1904年生于四川泸州,自幼家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1920年至上海市,曾画广告,从事服装设计,并自学西画。1927年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为图案系教员。1930-3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素描教授,并参加临时青年爱国宣传队绘抗日宣传画。1935年至北平市,次年返四川省正式开始现代水墨人物画创作。1937年春返北平,任京华美术学院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并举办个展。1947年受聘于国立北平艺专。1950年起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曾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2、3届理事、为第4届顾问、中国文艺网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第3、4、5、6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教委员会委员。1987年在深圳、北京市两地与夫人举办书画展。 早年兼事工艺美术、油画、雕塑,早期作品有:《卖小吃的老人》、《卖子图》及巨幅画卷《流民图》等;后期作品有《小孩子与鸽子》、《杜甫像》等。《杜甫》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荣誉奖。1981年先后于深圳、北京与夫人萧琼举办书画展。出版有《蒋兆和画册》、《蒋兆和画集》、《蒋兆和画选》等。发表有《国画人物写生的教学问题》、《关于中国画的素描教学》等论文。

参考资料

【龙马潭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蒋兆和故居陈列馆.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政府.2023-11-26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