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1962年10月28日出生,四川成都人,曾服役于黄继光部队,退役空降兵,国家级登山健将。曾先后担任过华西都市报社首席记者,华西都市报经管办(市场部)品牌总监。
1983年退伍后,刘建到华西都市报工作,成为一名民生法制记者,1999年参加了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四川省“雪宝顶”活动。次年,刘建跟踪采访“玉珠峰”山难,接受正规登山训练。2003年5月22日,刘建登顶珠峰。2005年12月16日,刘建等7人组成的极度体验“7+2”南极洲登山探险队站在了南极点上。2008年8月,刘建担任成都市地方的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14年,发起“为爱攀登”公益活动。2020年6月,参与录制的《老兵你好》节目播出。2024年4月12日,刘建出席2024“为爱攀登”主题日活动。
刘建是世界上第一位完成7+2极限探险(七大洲最高峰登顶+徒步达到南北两极)的新闻记者,曾获得过“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证书”“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人物经历
1979年11月,刘建从成都出发前往武汉市驻地的部队,被分配到了空降兵防化部队。1983年退伍后,刘建辗转到华西都市报,成为一名民生法制记者。1986年,第一次上长江源头参加科考漂流探险。1999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四川省“雪宝顶”,由于体育部门人手不足,时任部门主任向总编辑推荐了刘建前往参加,并于同年9月采访报道该次活动。
2000年,刘建攀登成都市第一峰“大雪塘”。同年跟踪采访“玉珠峰”山难接触正规登山训练。2001年7月,刘建在新疆慕士塔格7546米登顶,次年1月登顶非洲乞利马扎罗山(5895米),5月登顶成都5364米高第一峰“大雪塘”,6月登顶北美洲麦金利山(6194米)。2002年8月,刘建采访报道了“北大西夏帮马山难”。10月,登顶四姑娘山大峰(5025米)见证王石张朝阳会师。2003年5月22日,刘建登顶珠峰,这也是刘建“7+2”极限挑战的重要里程碑。12月登顶南极洲最高峰文森峰(4897米)。2004年1月,刘建于南美洲6964米最高峰阿空加瓜峰登顶,同年5月登顶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5634米)。
2005年,刘建登顶澳洲最高峰科休斯科。同年4月,徒步到达北极极点。10月至11月期间,刘建参加了中科院横穿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活动。12月16日零时15分,刘建等7人组成的极度体验“7+2”南极登山探险队站在了南极点上。2006年,第四次上长江源头参加科考漂流探险。同年5月,刘建参加“剑南春”长城科考活动,全程考察长城的保护情况。2007年4月,刘建借调到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担任三级项目专家一职,负责珠峰火炬传递工作。2008年8月,刘建在成都担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2009年10月,参加为成都市第一峰测量身高的科考活动并登顶。2014年开始,刘建策划了一个活动,叫“为爱攀登”。参与人员每登上一米,就会为患有眼疾的儿童,捐款一元。
2020年5月6日,57岁的封面新闻首席记者刘建,作为采访团队负责人,带着两名年轻记者前往大本营。2020年6月,刘建参与录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中央电视台7套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2024年4月12日下午,2024“为爱攀登”主题日活动在成都三和老爷车博物馆三和剧场举行。在“为爱攀登”主题分享环节中,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刘建作为特邀嘉宾上台讲述了过去十年的感人故事。
社会任职
主要成就
2003年,中登协组织了一支全部由业余登山爱好者组成的登山队,刘建被选中。这支队伍成功登顶珠峰。2002年至2005年之间,刘建完成了登顶七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极点的成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7+2”的记者。2004年,刘建开始担任四川省登山协会副主席。此后多次参与山难救援。此后,他还担任过华西都市报品牌总监。
人物作品
所获荣誉
以上资料参考
相关事件
报道违禁伐木
1998年洪水后,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当时,禁止砍伐但不禁止运输,一些之前砍伐的木头,仍可以从山里运输出来。一次,刘建看到一辆运输车上,码放的木头被涂上泥土,明显做旧。他敏锐意识到,还有人不顾国家禁令,仍在砍伐。在川西北林区搜寻了4天,刘建听到了电锯的声音。他以摄影家的身份,接近砍伐木头的工人,连续4天从关卡、砍伐、运输、加工方面发布四篇稿件。稿件发布后,促成此事处理解决。违法乱采乱伐的行为,在政府的有力管控下也得到了有效禁绝。
遇险事件
2010年1月24日,刘建、孙冕、王秋杨、刘建、孙斌、次格范范、陈芳7人前往印度尼西亚攀登其最高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此次登山过程中,曾6次被索要“过路费”。在成功登上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下撤途中,在同年2月2日18时许,一名当地土著搬运工突发疾病,其他土著搬运工因迷信,突然“翻脸”,不背行李、不带路,也不准登山队进入村子。但这是穿越原始秘境返回雅加达的必经之路。此时,被困于原始森林的登山队只剩下4天的食物。当日晚,王秋杨的丈夫联系了当地有军方背景的富商朋友,通过当地政府军与原住民谈判。3日10时许,《华西都市报》方面已接到刘建电话称,登山队已被政府军从原住民手里接出,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在中国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和驻印尼大使馆的积极努力和斡旋下,在印尼查亚峰遇险的中国七名登山队员4日8时已进入“自由贸易港”铜矿区,按计划今天将到达帝米加镇,意味着这7名登山队员已脱离险境,进入了安全地带。北京时间2月4日上午9:40分,受困印度尼西亚原始森林的中国登山队成员孙冕发出消息,称登山队一行7人已经获救。
评价尼泊尔军队清理山峰
2024年6月初,尼泊尔军队称2024年他们花费50余天,在珠穆朗玛峰和喜马拉雅山脉的另外两座山峰——洛子峰和努子峰进行清理工作,共处置了11吨垃圾、四具遗体和一具骸骨。同年6月29日,刘建接受采访称,在8000米以上的极高海拔地区,要把遇难者的遗体运送下山十分困难,因此遇难者的遗体通常不会被运送下山。针对垃圾问题,刘建表示,过去部分登山者会在登山途中遗弃氧气瓶、损坏的帐篷等物品。现在氧气瓶可以回收,“一般情况下有协作队员把氧气瓶带下来。”他也表示,现在很多登山者会自备垃圾袋,下山时把垃圾带至营地或垃圾场。
参考资料
刘建简介.新浪体育.2015-09-06
刘建.央视网.2024-06-30
身背步枪 本报记者刘建将登顶印尼查亚峰.华西都市报.2024-06-30
登顶珠峰记者刘建:珠峰并未尸横遍野 天晴也只能看到几具.封面新闻.2024-06-30
封面新闻首席记者刘建登上央视《老兵你好》他有什么故事?.封面新闻.2024-06-30
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刘建:十年来已有百名运动员“为爱攀登”.百家号.2024-06-30
风雨兼程 华西记者在路上.凤凰网.2024-06-30
中国7名被困印尼登山者获救 6次被索要过路费.环球网国内.2024-06-30
7名被困登山队员已获救 进入印尼安全地带.腾讯体育.2024-06-30
尼泊尔人从海拔8000米“死亡地带”运回4具遗体,登山专家:非常危险.百家号.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