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哺乳纲(Mammalia)灵长目,长臂猿属(Hylobates;gibbons).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即小型猿类.传统分类法只包括长臂猿属一属,现今根据其遗传演化之间的时间,可分为四属,分别为:长臂猿属(44对)、白眉长臂猿属(38对)、黑冠长臂猿属(52对)和合趾猿属(50对)。其分布范围东起云南省、海南省,西至印度阿萨姆邦以及整个东南亚地区。栖地形态从一般热带雨林至常绿阔叶林不等,海拔范围可至2700米(中国云南省)世界上目前共有7种,我国有5种长臂猿科,即白掌长臂猿、白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黑长臂猿和北白颊长臂猿,它们都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基本介绍
臂猿 - 物种概述
臂猿的前臂特别长,身高不足一米,双臂展开却有150厘米。体型较小,体长在1米以下,体重一般不超过10公斤。头小、脸扁。
善鸣。产于亚洲,无尾,手腕关节灵活,擅于作手臂渡越的动作,动作快速灵巧,有森林特技家的美誉。
长臂猿和人类有着亲缘的关系,它的形态构造、生理机能和生活习性比较接近于人类。它们是中新世时的上新猿的后代,身材较为矮小症,但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十分密切,是研究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的重要材料,也是灵长目研究的重要课题。
它们在身体构造上有许多方面和人类极为相似,例如牙齿都是32颗;胸部只有一对乳头;大脑和神经系统都很发达;血型也有A型、B型和AB型,只是缺少O型。它们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也和人类相近,有22对,比人类的只少一对。它们的妊娠周期比人类的短,大约为210天;月经周期和人类的相差不多,都是30天左右;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类的胚胎保持相似的时间也最长。因此,长臂猿科动物是动物界、心理学、医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