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威廉·埃内斯特·亨利

威廉·埃内斯特·亨利(William Ernest Henley,1849年8月23日 - 1903年7月11日)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和编辑。他自幼体弱多病,患有肺结核,一只脚被截肢。为了保住另一只脚,他一生都奋力与病魔抗争,不向命运屈服。他以1875年创作的诗作《Invictus》而闻名,亨利的个人经历可能启发了罗伯特·斯蒂文森创作《金银岛》中的长约翰·银角色,他的女儿玛格丽特·亨利可能是J·M·巴里《彼得·潘》中文迪角色的灵感来源。

人物简介

威廉·欧内斯特·亨利出生于英格兰的格洛斯特,是家中长子,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其父威廉是书商和文具商,死于1868年。其母为玛丽·摩根(Mary Morgan),是诗人约瑟夫·沃顿(Joseph Wharton)的亲戚。1861年至1867年间,亨利在格洛斯特的“Crypt School”读书,当时曼岛的一名诗人托马斯·爱德华·布朗(Thomas Edward Brown,1830 – 1897)任该校校长,对亨利的文学天赋颇为赞赏,他们二人终生保持着友谊。布朗逝世时,亨利为他在当时一份叫做《New Review》的报刊上撰写了讣闻。

亨利自12岁起就患有骨结核,1868年至1869年的某一天不得不截去左腿以防止病情扩散。他的疾病使得他没有办法继续学业,因为在1867年前往伦敦担任新闻工作者。

1878年1月22日娶汉娜·约翰逊·博伊尔(Hannah Johnson Boyle)为妻。 1888年9月4日其妻产下女儿玛格丽特·亨利(Margaret Henley),玛格丽特也自小病弱,后在1894年病逝,J·M·巴里是她的少年玩伴,后来玛格丽特成为了《彼得·潘》中“温蒂”的灵感来源。

后来亨利转行做了出版商,1889年成为爱丁堡的一家小报《苏格兰观察家》(Scots Observer)的编辑,他在这里工作了四年。1903年因结核病在位于沃金的家中逝世,他与女儿一起葬在贝德福德郡的一个墓园里。

代表作品

Invictus

不可征服

By William Ernest Henley (1849-1903)

威廉·埃内斯特·亨利(1849-1903)

Out of the night that covers me

黑色 as the pit from pole to pole

I thank whatever gods may be

For my unconquerable soul

穿过笼罩我的漫漫长夜

是层层无底的黑暗

无论如何,感谢上帝

赐予我不可征服的魂灵

In the fell clutch of circumstance

I have not winced nor cried aloud

Under the bludgeonings of chance

My head is bloody, but unbowed

即使被炼狱牢牢禁

我不曾退缩,没有嚎哭

就算教噩运次次戏弄

我满脸鲜血,却仍不低头

Beyond this place of wrath and tears

Looms but the Horror of the shade

And yet the menace of the years

Finds,and shall find, me unafraid

这愤怒与泪水的世界之外

是恐怖的阴影去了又来

多少年的威胁重重

今日明日,我也不会颤抖

It matters not how strait the gate

How charged with punishments the scroll

I am the master of my fate

I am the 忖拉透·倥音涌 of my soul

再狭小的出口

再沉重的责罚压在肩头

我是我灵魂的主宰

我是我命运的舵手

注解:" Invictus"是拉丁文,(= unconquerable)意为不可征服,此诗是诗人在病榻上所作。

参考资料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