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点半新闻报道》是由电视广播新闻及资讯部制作的一档新闻节目,每天傍晚18:30于翡翠台播出。
此节目在翡翠台启播当日(1967年11月19日)首播,1976年前在19:30播出,名称为《七点半新闻报导》,但随着1976年翡翠剧场启播,改在18:30播出。更名为《六点半新闻报导》,1993年更名为《六点半新闻报道》,《六点半新闻报道》在TVB网站作免费网上直播,并会提供免费网上重温服务;2008年07月13日起,六点半新闻报道节目改用16:9技术制作。
栏目介绍
节目特色
与外国(例如美国)的新闻报道不同,《六点半新闻报道》并非采用固定主播制,即每日的新闻报道不一定由同一位主播报道,但传统上只有具经验的主播才可负责报道《六点半新闻报道》,组合通常为一男一女主播另加一位体育主播,但当有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六点半新闻报道》会只有两名新闻主播,没有体育主播。
形式变化
从节目开播至1993年,名为“六点半新闻报导”,而到1993年改为“六点半新闻报道”。因为“导”有引导性质的含义,而新闻报道的性质为"播报",所以没有引导观众思考的性质。
然而,两岸三地仍有个别媒体会写作报导。
自2009年02月02日无线新闻改革起,体育主播在《六点半新闻报道》中站立播报,此亦为《六点半新闻报道》在是次改革中最明显的改动。
2010年05月03日起《六点半新闻报道》作出改革,大幅度地缩短体育新闻环节,并且革新主播阵容。
人员编制
主播更替
1980至1990年代初曾担当长时期的男主播有苏凌峰,袁志伟,梁家荣,徐忠明等,而女主播有何洁贞,李汶静,陆嘉敏,杨玉珍等,当中袁志伟更一直担任主播至1999年后转职幕后工作。
而1990年代中期至2005年中期,男主播有邱文华/李灿荣/黄庆州等,而女主播有魏绮珊/周洁仪/赵丽如等,直至2004年夏天,无线打破传统,起用赵海珠和林燕玲经验较不足但较拥有美丽脸孔的主播,惹来外界的一些议论。
2005年担任的男主播有李臻/黄家俊/许方辉/方东升/吴璟儁等,而女主播有方健仪/郭咏琴/李家文/罗若安等。
1982年至2005年06月期间,体育新闻主要由伍晃荣/尹锦辉报道,其后伍晃荣于2005年荣休后,报道体育新闻的有伍家谦/冯坚成/刘显辉/文宇轩等。
2010年05月03日,六点半新闻报道在星期一至五的主播阵容中,男主播有许方辉和黄家俊:而女主播则有周嘉仪和盘翠莹,并取消体育环节。
2012年01月02日,六点半新闻报道的主播阵容中,男主播有许方辉/方东升/潘蔚林和吴璟儁:而女主播则有罗若安/刘芷欣/周嘉仪/盘翠莹/张文采和郑萃雯。
主播名单
历任主播
• 20世纪70年代:刘家杰/朱维德/何守信/何巨华/李大为/萧若元。
• 20世纪80年代:苏凌峰/袁志伟/梁家荣/徐忠明/毛孟静/叶雅媛/何洁贞/陆嘉敏。
• 20世纪90年代:周浩辉/李灿荣/黄庆州/邱文华/李汶静(已故)/杨玉珍/梁洁娥/李瑞冰/魏绮珊/周洁仪/赵丽如/黄淑明/邓淑芳。
• 2001年至2006年上半年:李臻/徐蕙仪/吴先莹/赵海珠/吴雪文/林燕玲。
• 2006年下半年起:方健仪/李家文/郭咏琴/黄家俊/罗若安/许方辉/刘晋安/张文采/吴璟儁(吴璟俊)/蓝可盈/潘蔚林/陈嘉欣/郑萃雯/刘晋安等。
现任主播
• 男主播:方东升、潘蔚林、李卓谦
• 女主播:蓝可盈、黄晓莹、陈嘉欣、张文采、李朗怡
幕后制作
历年片头
• 开播至70年代末:此阶段片头仅有一旋转的地球仪。
• 70年代末至1983年:背景为广播道电视城大楼静态画面,然后屏幕下方显示方框(方框内显示无线电视的出镜记者/新闻中心繁忙的景像等),之后飞入机房静态画面,最后飞入节目名称,节目开始。
• 1983年至1985年:先是香港街景,当出现摄像机时,画面变为三视窗(背景为黑色三视窗内显示电视广播的出镜记者/新闻中心繁忙的景像等),之后三视窗进入机房监视器中,电波化为节目名称,节目开始。
• 1986年至1987年:背景为绿色.先出现节目名称,随后节目名称在三维动画绘制成的楼群中穿梭,之后节目名称化为四视窗(视窗内显示无线电视的出镜记者/新闻中心繁忙的景像等),四视窗飞入三维动画绘制成的广播道大楼中,之后出现工作间景象,并再次飞入节目名称,节目开始。
• 1988年至1990年:先由18条长方形构成世界地图,随后变为香港版图,并有一颗人造卫星飞过,之后飞入写有"无线新闻,事事关心"字样的深蓝色背景,显示日期并提要新闻,最后出现节目名称,新闻开始。
• 1990年07月至1991年:先出现地球,然后地球边有几个白色圆点,圆点聚合后地球打开,出现13条紫色长方形,然后盖上香港版图图案,发出射线,射入摄像机,从摄像机进入橙色背景(写有"无线新闻"/"事事关心"),显示日期并提要新闻,最后出现节目名称,新闻开始。
• 1991年至1993年:先从电脑芯片路线开始,路线中爬出红点,红点聚合成一道激光,射入卫星电视接收器(背景为蓝绿色,有香港版图),显示日期并提要新闻,之后飞入人造卫星,背景翻面显示世界版图及节目名称,新闻开始.从此版本开始,节目名称改用综艺体显示。
• 1993年至1994年:背景为橙色.先从一个沙漏开始(该沙漏有地球图案),然后到沙漏顶端,顶端变成旋转的圆环,此时中间出现方框,显示日期(如:"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及新闻提要片段,提要后圆环飞出,显示节目名称,背景为香港夜景(有一些像电脑芯片路线的射线),片头擦出,新闻开始.此版本的片头在同年也转给当时开台的台湾子公司联利媒体股份有限公司的《无线晚间新闻》使用。
• 1994年至1995年:背景先为蓝色(显示无线电视新闻采访车的车头的一部分),飞入四个三角形,显示方框(方框内显示无线电视的采访车/新闻中心繁忙的景像等),后面出来一个地球和一个风向标,后用擦入的橙色长方形将背景转入橙色(写有"无线新闻"/"事事关心"),显示日期(如:"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又用擦入的橙色长方形将背景转入新闻提要片段,最后用擦入的橙色长方形将背景转入蓝色背景(中间方框显示机房,背景则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日景),显示节目名称,最后节目名称飞出,新闻开始。
• 1995年至1997年:背景为胭脂红色先出现两个带有世界版图图案的橙色圆环,然后射入一排二进制数字"10101010……",再弹出几个方形(显示与无线新闻相关的片段,第一个片段为"无线新闻事事关心"),圆环化为卫星电视接收器,显示日期(如"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由一个卫星电视接收器擦入每条新闻的提要片段,最后擦出圆环,出现节目名称,名称字体向上飞出后开始新闻.从该版本开始,新闻节目名称改用近似综艺字体的由无线电视另制的艺术字表示。
• 1997年至2000年:背景为灰色,有"NEWS"/"新闻"等字样.先出现"NEWS",然后飞出彩球(近似电视广播台标的圆形部分,表示无线电视),屏幕四角先后显示"无线新闻"/"事事关心"等字样,中间的"NEWS"与突然出现的带有“新闻”的方形聚在一起飞出.背景变为蓝黑色,中间是紫白色的球形体,彩球射出,显示日期及新闻提要片段,然后显示节目名称,最后紫白色球体破开,新闻开始.从该版本开始,显示的日期改以阿拉伯数字表示(如"1999年09月09日")。
• 2000年至2003年:背景为蓝色先出现摄像机,然后一个人造卫星及地球.接下来显示日期并提要新闻,最后显示节目名称(背后有三个地球),背景图案撕开后,新闻开始。
• 2003年至2006年:背景为紫色至蓝绿色.先出现零散的各大陆地图,经过三位转动后形成地球,然后有蓝/绿/红三色圆点转来转去,屏幕下方出现电视广播的记者的照片,然后球旋转显示日期及新闻提要,最终字体旋转显示节目名称,新闻开始。
• 2006年至2008年:背景为蓝色.多圈环状带旋转出现蓝色香港版图画面,蓝光覆盖整个换面后,一光束把记着画面投射在画面两侧,有线上光柱在中央出现日期及新闻提要.画面最后显示香港著名建筑,箭头状线条带出显示节目名称的字样,中间镂空显示演播室,新闻开始。
• 2008年至2009年:背景为蓝色至金黄色.左上方显示TVBNEWS字样电子显示屏,右面为多条零碎的金属带状物,拉远景后,中间显示一道蓝光,前方写着TVBNEWS,多个金属圈将其包裹起来形成电线状物体,其构成导线环绕地球转动录像带式日期及新闻提要出现.最后显示节目名称,中间横向撕开画面,新闻开始。
• 2008年奥运会特别版:背景为红色至金黄色.左上方显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各种运动图样电子显示屏,右面为多条零碎的金属带状物,拉远景后,中间显示一道金光,前方写着TVBNEWS,多个带有祥云图案的金属圈将其包裹起来形成电线状物体,其他同上。
• 2009年第一版:背景为蓝色至金黄色.有跳动的金黄色数字符号起拉开远镜,跳动数据组成半透明地球状,前方显示TVBNEWS字样,从地球射出红/绿/黄三色光线,由光线带出日期及新闻提要.最后显示节目名称,斜线撕开画面,新闻开始。
• 2009年第二版(至2013年):除背景为紫色至紫红色外,其他同上。
• 2013年版(至2014年):在2009年版的基础上修改,背景为红色至蓝色,且新闻提要之间以圆环过渡。
• 2014年版:背景为银色至金黄色,在频幕上显示新闻模板,且在前方显示TVBNEWS字样,此时圆柱体接近地球,显示与无线新闻相关的图片,两个圆柱体相结合,显示日期和新闻提要.最后显示节目名称,直接直线撕开画面,新闻开始。
• 2016年版:背景为蓝色至白色。先展示地球,球上各点连成面,显示电视广播记者采访画面。之后出现TVBNEWS字样,该字样上升,显示日期,之后显示节目名称,接着展开演播室画面。在主播进行礼貌性问候以后,进入新闻提要(两位新闻主播轮流),完成提要后,新闻开始。
片头音乐
无线新闻的主题音乐主要可分为二代五个阶段。
• 1967年开台至70年代末的第一阶段为第一代,音乐带有粤语长片色彩,片头会出现一个不断旋转的地球仪。
• 70年代末至1983年为第二阶段并进入第二代,主题音乐全面更改为以"NEWSTODAY"为蓝本的摩斯密码音频(即现今新闻音乐的初型),此阶段音乐最为平淡,没有明显的高低起伏,仅有“嘟嘟嘟嘟”的声音。
• 1983年12月01日起,新闻部将音乐重混,变为有明显高低起伏,亦富节奏感,此为第三阶段音乐。
• 1990年07月01日开始第四阶段,新闻部再将主题音乐以更富现代感和高低节奏感的形式重新包装,富有重低音效果。
• 1995年07月,香港电视广播将第四阶段的现代感重混音乐转给即将在台湾开台的子公司台湾无线卫星新闻台(台湾联利媒体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而香港的新闻音乐则于1995年07月09日再作出调整,虽仍与第四阶段类似,但已失去重低音的效果,音调较平淡。
播出信息
播映时间
这节新闻报道通常为21分钟,公众经常误会为半小时,及分为两节播放.但当有一些特别日子,例如:香港回归前夕/香港回归/九一一事件等,此节新闻报道会延长至一小时,及分为四节播映.
新闻播放完毕后,广告后有一节《天气报告》.2011年06月13日起,逢星期一至星期五《六点半新闻报道》于播映前增设《新闻档案》.
当有特别新闻要报道的时候,会增加节目的播放时间
而当因为互动新闻台及无线新闻台直播或报道重大新闻时,会与翡翠台取消联播《六点半新闻报道》,改为播放《新闻报道》.
播出频道
电视广播在1967年11月19日首播起,一直只是翡翠台直播.在90年代起,同时在无线电视网站作免费网上直播,并会提供免费网上重温服务.直到在互动新闻台在2008年11月11日正式启播,同日起会在翡翠台/互动新闻台/香港无线新闻台联播.高清翡翠台更改节目编排,由2009年06月15日起该节目会在高清翡翠台播放。
另外,2009年8月17日开始.高清翡翠台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不再同步播放六点半新闻报道,于同时段改播七点新闻报道,仅翡翠台/互动新闻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无线新闻台同步播放。
2016年2月22日,由于高清翡翠台改名为j5,《六点半新闻报道》取消在高清翡翠台的播出。
此节目也在甲山翡翠卫星台(东南亚版本)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