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洒河桥镇

洒河桥镇

洒河桥镇,隶属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地处迁西县北部,东、北与滦阳镇相接,南与三屯营镇毗邻,西与汉儿庄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7.13平方千米。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前,属迁安市;1985年5月,洒河桥乡改镇;1996年1月,松岭乡并入。截至2018年末,洒河桥镇户籍人口为20259人。截至2020年6月,洒河桥镇辖2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洒河一村迎宾大街8号。

建置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前,属迁安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迁西县置县后,属迁西县第四区。

1953年,置洒河桥乡。

1958年10月,属钢铁(洒河桥)人民公社洒河桥大队;同年12月,并入遵化县,改称洒河桥管理区。

1961年6月,迁西县恢复后复归迁西县,建洒河桥人民公社。

1984年3月,改置洒河桥乡。

1985年5月,洒河桥乡改镇。

1996年1月,松岭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洒河桥镇辖26个行政村:洒河一村、洒河二村、洒河三村、北马蹄峪村、东桃园村、小韦庄村、白塔寨村、北团汀村、西桃园村、大关庄村、黄沟峪村、长河峪村、牛店子村、北赵庄村、安家峪村、大河山村、大东峪村、道马寨村、大洪峪村、烈马峪村、车道峪村、皇陵村、松岭村、东营村、大沟村、东峪村;下设6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洒河桥镇辖26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洒河一村迎宾大街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洒河桥镇地处迁西县北部,东、北与阳镇相接,南与三屯营镇毗邻,西与汉儿庄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67.1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洒河桥镇地处燕山,地形为山地。境内最高峰石门山,位于境内东部与滦阳镇交会处,海拔711.9米。

气候

洒河桥镇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9.8℃,降水集中在每年7月至9月,8月最多。

水文

洒河桥镇境内河道属滦河流域,洒河、沙河等支流贯穿全境,在境内东部交汇入滦河。

自然灾害

洒河桥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泥石流等。水灾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7月—8月,泥石流多发生于7月—8月。

自然资源

洒河桥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铁、铜、锰等。其中铁矿储量最大。洒河桥镇有耕地面积0.63万亩;可利用草地面积1.1万亩,林地面积3.1万亩。

人口

2011年末,洒河桥镇总人口1918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00人,城镇化率41.2%。另有流动人口1100人。总人口中,男性9839人,占51.2%;女性9346人,占48.8%;14岁以下4422人,占23%;15—64岁13418人,占70%;65岁以上1345人,占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3.6‰,人口死亡率6.6‰,人口自然增长率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3人。

2017年末,洒河桥镇常住人口为18062人。

截至2018年末,洒河桥镇户籍人口为2025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洒河桥镇财政总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人均财政收入7037元,比上年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8915元。

2018年,洒河桥镇有工业企业56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3个。

农业

2011年,洒河桥镇完成农业总产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实现农业增加值1.34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1%。

洒河桥镇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洒河桥镇生产粮食0.15万吨,人均78千克。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40亩,产量4.3吨;蔬菜种植面积69亩,产量0.39万吨。

洒河桥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为主。2011年,洒河桥镇生渚饲养量2.51万头,年末存栏0.79万头;羊饲养量2.31万只,年末存栏1.55万只;牛饲养量290头,年末存栏210头;家禽饲养量150万羽,上市家禽100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0.2万吨,其中猪肉0.13万吨,牛肉193.3吨,羊肉303.1吨;禽蛋528.5吨,鲜奶165吨;畜牧业总产值6000万元。

截至2011年末,洒河桥镇累计造林0.47万亩,其中经济林990亩,防护林0.22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5.52万株,林木覆盖率80%。2011年,干鲜果品产量0.46万吨,水果种植面积0.27万亩,产量0.12万吨,主要品种有苹果安梨、鲜桃、葡萄柿子、红枣、鲜杏等,其中苹果414吨,安梨175吨,葡萄158吨,鲜桃97吨,柿子49吨,红枣11吨,鲜杏24吨,干果产量0.34万吨,主要品种有板栗、核桃等,其中板栗0.34万吨,核桃34吨。

洒河桥镇渔业以网箱养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18平方千米。2011年,网箱养鱼1.08万箱,产量377吨;渔业总产值450万元。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22台(辆)。

工业

2011年,洒河桥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6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实现工业增加值4.9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8%。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9家,职工1500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2家,职工830人。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家。

商业

2011年末,洒河桥镇有商业网点1500个,职工59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50亿元,比上年增长19%。

金融业

2011年,洒河桥镇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洒河桥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690人,专任教师30人;小学6所,在校生1807人,专任教师10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13人,专任教师5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洒河桥镇教育经费达5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50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25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5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15%、20%、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5%,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洒河桥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0个,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藏书4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花灯等。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01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3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洒河桥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5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5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张。专业卫生人员49人,其中执业医师19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9万人次,住院手术150台次,出院病人1000人次。

2011年,洒河桥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465.6/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万人,参合率99%。孕产妇死亡率10/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5‰、2‰、1.3‰。

社会保障

2011年,洒河桥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户,人数73人,支出27.7万元,比上年增长3%,月人均316元,比上年增长3%;城市医疗救助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人次,共支出4万元,比上年增长5%;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3人次,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2户,人数593人,支出76万元,比上年增长3%,月人均106元,比上年增长1%;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20人,支出54.7万元,比上年增长0.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8人,支出1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农村医疗救助1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人次,先支出15万元;农村临时救济80人次,支出3.5万元,比上年增长2.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22万元,比上年增长1.6%。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床位5张。社区服务设施2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会服务单位25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100张,社区留宿照料床位数20张。新增就业人员145人,有1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洒河桥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00千米,投递点26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万笔,国内异地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4000件,征订报纸5万份、期刊1万册。电信企业2家,服务网点8个;固定电话用户3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65%;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00%;宽带接入用户250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洒河桥镇有洒河桥、潘家口110千伏变电站2座;桃园、洒河桥、大关庄、小韦庄35千伏变电站4座;大关庄、小韦庄电站2座。

交通

洒河桥镇境内有355省道经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洒河桥镇因位于古卢龙塞道的洒河与滦河汇流处,故名。

风景名胜

潘家口水库

潘家口水库,位于中国迁西县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兴隆县交界处。潘家口水库为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是华北地区的水库之一,它由一座拦河大坝和两座副坝组成,最大面积达72平方千米,最深处80米,水库总容量29.3亿立方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