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舒隶属于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位于泗水县城东南方向,济河中游。
鲁舒村分为下洼和后村两个部分,辖7个大队。村大队驻后村北头。下洼多为张姓,后村多为李姓和杨姓。
鲁舒村地势东南、西北高,中部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3.4℃,无霜期180—220天,常年降水量平均755毫米。主要地点有鲁舒火车站,泗水镇第三中学(现为东郊小学幼儿园)。
鲁舒村
历史悠久,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办事处鲁舒村新发现一处碑刻群,对研究当地历史沿革及风俗习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经调查清理,共发现记事碑4通,墓碑1通、龙纹浮雕1通,年代最早的是立于清康熙三十八年的“重修三圣堂碑记”,该碑长1.80米,宽0.60米,厚0.23米,详载了当年重修三圣堂事宜,目前该碑保存较好。最晚的立于民国三十三年,碑题为“清例赠登仕郎精一张君墓表”,碑文小字详细记述其生平,碑长1.56米,宽0.65米,厚0.20米。保存最为完好、最典型的是一块带有龙纹浮雕的石刻,该碑长1.75米,宽0.60米,厚0.18米,其上浮雕一龙,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具体年代用途不详。另有清乾隆五年立“泗水县任氏宗派图记”碑,长1.80米,宽0.77米,厚0.15米,边缘浅刻勾连图案。清光绪年间所立“重修通济石桥碑记”,长1.90米,宽0.67米,厚0.25米。在一村庄内发现众多碑刻,在该县也尚属首次,目前,文物部门已对碑刻群实施了有效保护。
鲁舒交通
铁路
鲁舒火车站位于山东省泗水县鲁舒村下洼东南方向,建于1982年。隶
属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局济南铁路分局管辖。现为三等站。离兖州站61公里,离日照站255公里,隶属济南铁路局济南铁路分局管辖。现为赵家屯站。客运:火车提提后已取消客运;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货运:主要职责变为为巨野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原大宇汽车公司水泥厂)提供中转。
公路
现正在修建的泗水南外环从村中穿过,预计2016年底正式通车使用。(2016年4月)
鲁舒村获得奖项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为破除城镇化“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怪圈,为弘扬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山东民俗文化魅力,近日,山东省公布了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名单。
据悉,我省从2014年起在全省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以留住齐鲁特色乡愁,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命脉。“‘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乡情’的载体工程。其显而易见的效果就是保住地方历史传承下来的文化命脉。”山东省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介绍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风景多有共通之处,但文化却独一无二。以乡土建筑为例,海草房代表了胶东半岛;土楼是福建省的特 色;而窑洞则是陕北的代言。随着历史传承、承载着地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一旦被破坏,就无法弥补。“乡村记忆”工程在现有乡村层面,撤村并社区和城镇都有因地制宜的具体规划。
据了解,“乡村记忆”工程的重点,是根据不同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及现实条件,在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建筑富集、保存基础条件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和社区,因地制宜,不建设新的场馆,尊重和保持农村文化的现状,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设施,建设民俗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乡村博物馆,收集和展览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包括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目前从全省遴选了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300个,其中乡镇7个、村落(街区)171个、民居66个、博物馆(传习所)56个。
济宁市(6个)
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五里庙村苏家大院
济宁市泗水县金庄镇乔家村传统民居
济宁市泗水县金庄镇西岩店村乔氏庄园
鲁舒村文化
著名学者张L浅谈鲁舒村文化习俗,鲁舒村整体被划分为两个地方,下洼和后村。
前村和后村相比,前村要好,所以南边的喊北边的是后村的,南边的就默认为前村。要优于后村。
上洼和下洼,上洼要比下洼好,所以北边的喊南边的是下洼的,自己默认上洼。同样优于下洼。
所以就出现了内敛和谐的一幕,一个村被分为了前后不搭调的后村和下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