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中医药报

《中国中医药报》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医药行业唯一的权威性大报,创刊于1989年1月2日,逢周一、三、四、五出版发行,全彩印刷,对开八版。

《中国中医药报》前3个版面聚焦中医药行业新闻,后5个版面聚焦中医药学术临床、养生文化等领域。1999年,《中国中医药报》创办中国中医药报网站。2014年9月,《中国中医药报》开办《中药产业周刊》。2015年8月,该报推出《中医医院周刊》。2017年5月,《中国中医药报》头版开设“一周舆情”栏目。2024年4月,《中国中医药报》首次召开记者站站长会议。同年,《中国中医药报》入选中国知网“2024年度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2025年,《中国中医药报》和小鹿中医联合发布了2025金扁鹊中医百强榜。

《中国中医药报》的受众群体涵盖科研机构、数千家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保健品企业,20000家药店以及近10万大众订户。它不仅是医疗行业的大型专业媒体,也是大众的健康养生读物。《中国中医药报》在指导中国中医药学科发展、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升中医药的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方面发挥了作用,也成为中医药领域学者关注的专业信息源之一。

历史沿革

1986年1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决议,批准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同年12月,时任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的胡熙明在部署工作时,提出了创办中医报和中医出版社的设想。

1987年3月初,胡熙明与诸国本进行交谈,期望他能承担起办报筹备工作的责任。随后,局党组召开会议,正式决定由诸国本负责报社的筹建工作。同年4月10日,国家中医管理局向新闻出版署提交了“关于创办《中国中医报》的请示”。该请示主要包含以下四项内容:其一,《中国中医报》肩负着宣传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政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交流中医工作信息与经验、介绍先进典型事迹、普及中医中药知识以及助力全国中医工作发展、促进中医事业振兴等使命。其二,《中国中医报》采用大报规格,每期为对开一大张,并由邮局统一发行。其三,该报暂定为周刊,后续将逐步发展为周双刊、双日刊乃至日报。计划于1987年7月1日进行试刊,10月1日正式出版。其四,《中国中医报》社被定位为司局级事业单位,直接受国家中医管理局领导,编制暂定为50人。报社暂不设立印刷厂,印刷工作委托相关单位承担。

随后,新闻出版署批准了这份请示报告。但由于报社地点(办公用房)、经费以及人员等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试刊时间一再推迟。1988年5月,为加强中医中药的统一管理,国务院决定将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中药管理职能划归中医局管理,同时将“国家中医管理局”更名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进一步请示并获得同意后,筹备出版的《中国中医报》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医药报》。后来,国家新闻出版署为《中国中医药报》核定了50个人员编制。北京中医药大学将一处旧托儿所(两排七间平房)暂时借给报社作为办公场所,还为报社配备了桌椅以及几间单人宿舍,中国药材公司支持了开办经费30万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报社都没有正式的招牌,诸国本便用毛笔在纸上写下“中国中医药报”六个大字,贴在墙上权当招牌。在报纸初创阶段,报社仅有二十多名员工。

1988年11月30日,在《中国中医药报》试刊期间,召开了首次通联工作会议。当时,报社已设立31个驻地记者站,拥有97名驻地兼职记者。1989年1月2日,《中国中医药报》正式出版。该报创刊号一版的报头由彭真题写。彭真曾在1983年至1987年期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创刊号第一版原本计划刊登一篇发刊词,同时发表一篇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局长胡熙明关于推动中医药工作发展的大篇幅文章,并配发社论。然而,由于收到的题词较多,版面空间有限,原有的安排得做出调整。最终,将发刊词改为代发刊词,题为《为发展和振兴中医药事业贡献力量》,由胡熙明署名发表。《中国中医药报》自初创时为周刊四版,之后逐年发展为周二刊、周三刊。

1990年初,《中国中医药报》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提议举办一个中医药展览会,以此作为报社联络全国、组织活动的开端,并将其定名为“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经领导批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同年2月2日发出《关于举办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中国中医药报》社为承办单位。1999年,《中国中医药报》创办了中国中医药报网站。该报在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设有记者站,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中医药新闻通联网络。自2007年起,《中国中医药报》社承办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宣部、卫生部等22个部门共同举办、为期三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2014年9月,《中国中医药报》开办《中药产业周刊》后,又在2015年8月推出《中医医院周刊》。2017年5月起,《中国中医药报》头版开设“一周舆情”栏目,盘点每周中医药舆情,对重点或热点敏感舆情进行关注分析。同年9月,由《中国中医药报》社、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七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暨中国·南阳第十三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在河南南阳举行。

2023年,《中国中医药报》主动策划“中医药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系列报道,回顾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口帮扶五寨县30年的历程,展现一个贫困县的山乡变化。2024年4月12日,《中国中医药报》社2024年全国记者站站长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这是《中国中医药报》社创刊35周年来,首次召开记者站站长会议。2024年10月31日,《中国中医药报》社2024年度通联工作会议在山西太原举行。会上,《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与神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围绕中医药文化传播、新闻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此外,《中国中医药报》为广誉远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山西中医博物馆颁发“《中国中医药报》读者基地”牌匾。同年,《中国中医药报》还启动了“中医思维系列专刊”建设,创新实施“领军人”办报机制,不仅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学术支撑,还营造了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舆论环境,增强了报纸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同年12月,湖北举办了《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站能力提升培训班。

2025年1月,《中国中医药报》和《医师报》在第十届医学家年会(2025)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同年3月,《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发布招募信息,全文背诵约18万字的《黄帝内经》,可获得25万资助奖励,表现优异者有机会师从中医大师,每人每年资助12万元,连续10年,共120万元。截至2025年4月9日,已有1600余人报名。同年,《中国中医药报》和小鹿中医联合发布了2025金扁鹊中医百强榜,这是中医药行业首个以患者口碑评选的知名中医榜单。

期刊现状

定位

《中国中医药报》内容定位首先是行业报纸,发布国家卫生、医疗政策法规,发布中医药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医疗改革、医院建设、民族医药发展国际交流和十一五规划实施的项目信息和相关内容;第二定位于行业专业人士,主要是信息的获取(培训、招生、招聘、会议、会展和招商信息),知识的更新(科研项目、研究项目的结果的公示,新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专科建设结果,治疗标准和方案,新的临床事例报道,学术会议结果和成果,中西医结合的最新成果,中药研发的成果,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医院管理的成果和经验介绍,学科的最新进展),中医药剂师的培训等药店读物(周刊),中医护理、中草药种植和信息等专业化内容,和与之相配合的处方药广告和各类分类信息;第三定位于大众健康,设百姓健康,百病行述,走进中医等专题栏目,普及健康、养生和保健知识,构造百姓健康权威指南。同时《中国中医药报》开展“健康大讲堂”“中医中药中国行”的科普宣传活动的执行平台,也是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内容

《中国中医药报》为对开八版,逢周一、三、四、五出版发行,设有要闻、综合新闻、理论、文化、学术、临床、养生等板块。

《中国中医药报》主动策划探讨行业理论、学术前沿问题,传播中医思维、名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弘扬中医药养生知识和文化。新闻版不仅对中医药行业政策文件进行全文刊发及解读,还开设“读懂习总书记的中医观”栏目,刊登23篇国医大师孙光荣署名文章;策划“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大家谈”栏目,邀请行业内大师讲述中医药的疗效。“国医大师列传”“国医大师医道传承”“跟国医大师学养生”等栏目和“论中医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文化价值”“论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重新审视中西医关系”等系列评论均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

运营模式

《中国中医药报》致力于构建以“新闻+服务”为特色的复合型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模式做好媒体服务与公共服务。一方面,为行业机构开发新闻宣传服务产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另一方面,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坚持转变文风,创新报道角度和叙事方式。该报打造了“中医思维系列专刊”,邀请中医药各领域领军人才担任特约主编,在秉持“政治家办报”原则的基础上,创新实践“领军人办报”的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

此外,《中国中医药报》社搭建起融合“一报一网一刊一舆情”“三微一端”等多种载体的全媒体矩阵,综合覆盖用户超200万。同时,新媒体平台推出多个“爆款”产品。《中国中医药报》在中国各省份或地区都设立了记者站,关注各地中医药发展情况,介绍中医药领域的成功经验和优秀运营案例。

管理人员

期刊宗旨

《中国中医药报》宗旨是宣传中医药产业政策,弘扬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传播医疗养生保健知识,及时报道行业动态信息。

获得荣誉

相关影响

在《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评价报告》中,《中国中医药报》被14个学科论文的总引用次数为730次;在医药卫生领域,《中国中医药报》的被引频次为574次,学科被引占比达6.22%,位列第二;在教育、经济与管理、资源环境等领域的被引频次为156次。《中国中医药报》在指导中国中医药学科发展、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升中医药的现代化水平和竞争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成为中医药领域学者关注的专业信息源之一。

《中国中医药报》的受众群体涵盖科研机构、数千家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保健品企业,20000家药店以及近10万大众订户。它不仅是医疗行业的大型专业媒体,也是大众的健康养生读物。

其他媒体形式

官方网站

中国中医药网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报》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家中医药重点门户网站,由原先中国中医药报网站改版而来。中国中医药网立足中医药权威新闻信息发布,引导中医药舆论,同时聚焦公众需求,围绕公众接触的实体(中医院、中医师与中药品牌等)和传播载体,使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数据技术构建成一个集新闻信息、服务资讯、求医问药、养生指导、产品服务购买等于一体的中医药新闻资讯服务门户。

中国中医药网包括新闻中心、学术临床、就医指南、养生中国、名医名院名校、名企名药、中医文化、舆情、数据、远程教育、地方等10个频道,为公众传递中医药新闻资讯,提供寻医问药、养生指导服务,同时展示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的机构和产品,通过中医药典故、诗词、动漫、微电影等传播中医药文化;面对行业人群,推送国医大师临证经验等学术文章,同时设立远程教育,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学习进修平台,而且还提供行业舆情及行业数据资料查询服务。此外,中医药论坛为行业内外网友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探讨经验的互动平台。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中医药报”,定期推送中医药行业的新闻动态、学术成果、养生保健知识等内容,方便用户了解中医药信息。

微博账号

《中国中医药报》在微博平台上也有相关账号,以简短的方式发布中医药相关信息,与粉丝进行互动交流。

视频号

《中国中医药报》在微信视频号平台上也有账号,会发布一些中医药相关的视频内容,如科普视频、专家讲座视频等,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向用户传播中医药知识。

参考资料

《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2025-04-09

企业介绍.中国中医药网.2025-04-09

第十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推荐阅读精选作品— —报纸、微信、期刊.微信.2025-04-09

报社动态_中国中医药网.中国中医药网.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学术影响力何以领跑.中国中医药报.2025-04-09

记录中医药历史传播中医药文化服务中医药发展中国中医药报喜庆20岁生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推出《中医医院周刊》_中国中医药网.中国中医药网.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社2024年全国记者站站长会议在合肥召开 王卉晓到会致辞.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04-09

哪些报纸被评价为“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请看这份名单.中国社会科学网.2025-04-09

省中医院5位专家连续三届荣登2025金扁鹊中医百强榜.新浪财经.2025-04-09

三十年前,中国中医药报创办往事_中国中医药网.中国中医药网.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创刊号诞生记.中国中医药网.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社2024年通联工作会议召开 加快建设新型中医药主流媒体.今日头条.2025-04-09

湖北举办《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记者站能力提升培训班.荆楚网.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与《医师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陈可冀、仝小林等见证签约.微信.2025-04-09

18万字黄帝内经背诵最高可得145万.新浪财经.2025-04-09

背诵《黄帝内经》有机会获奖145万元!北京一基金会招募中医人才:1600人已报名.潇湘晨报.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内容定位.中国中医药网.2025-04-09

从八个层面读好用好《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网.2025-04-09

“中医药赋能乡村振兴——山海共富丽水行”活动举行.微信公众平台.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天眼查.2025-04-09

关于我们.中国中医药网.2025-04-09

1.微信.2025-04-09

@中国中医药报 的个人主页.新浪微博.2025-04-09

河南工人日报数字报